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访问 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指导 > 正文

面试热点:“人情”别成腐败温床

时间:2013-06-04 07:56 来源:未知 作者:YZ教育 阅读:

 以“舌尖浪费、指尖腐败”的高档香烟消费为例,据了解,目前占据70%市场的中高档卷烟产品,已经成为卷烟制造业高利润的最主要来源。人情消费不仅一再助推高价烟,也让每年5月31日的“世界无烟日”充满黑色幽默色彩。

  问:如何看待现在的人情世故?

  在各种人情消费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社会风气的败坏。如果对这种炫耀式消费不进行规制,人情消费式的“内需拉动”将走向反面。

  泛滥的人情消费,已不属日常的、互惠式社会消费的范畴。这股过度的人情消费之风,甚至绑架了不同社会阶层,使刚刚解决温饱的人群倍感人情往来之压力,使中等收入群体为不断增加的人情支出所困扰,使某些特殊群体越来越倾向于以“送礼”、“走后门”的方式攫取寻租空间。当中国正致力于建设法治国家的时候,这种变味的人情消费,对社会道德、伦理的破坏不可小觑。

  我们提倡,要摆脱传统的人情消费文化,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的新消费文明。即,一切的消费都是个人从成熟、健康的消费市场合法购买;所有的消费交易,都是交易双方在透明、平等、互信的前提下进行;即便产生人情消费,也是以正常人际交往为基础,属于亲朋好友之间的正常、理性消费。

  要形成上述消费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必须从“风气之祸”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人情消费之风,改变目前人情消费蔓延的社会环境,倡导移风易俗。如果不能真正控制住变味的人情消费,如果不用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真正规范高档消费品市场,我们就不可能遏制日益蔓延的人情消费之风。

  健康的人情消费,不该是腐败的温床,而是构建现代社会人与人新型关系的媒介。在中国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既保持传统熟人社会体现中国温情的交往方式,又形成符合道德、法律的新型消费文化,这是亟待破解的社会问题。

(责任编辑:YZ教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