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访问 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 > 正文

2013浙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四

时间:2013-04-13 09:09 来源:未知 作者:YZ教育 阅读:

第五章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第一节必然,陡推理
  必然性推理在考试中时有出现,且必然性推理知识是解答可能性推理的基础,大家有必要学习并掌握。必然性推理部分主要介绍直言命题和复言命题。
  一、直言命题
  (一)直言命题的定义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一些简单句子来断定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比如,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国是文明古国,有些人是好人,人不能做坏事……这些句子都是直言命题。
  这样的句子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例如,有些人是好人。在这个句子中,被断定的对象“人”称为主项.通常用“S”表示:所要断定的性质“好人”称为谓项,通常用“P”表示;表示对象数量的词“有些”称为量项:表示对象是否具有该性质的词“是”称为联项。
  联项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种。肯定一般用“是”表示,否定一般用“不是”、“没”等否定词表示。“是”在有些命题中可以省略,如“人会说话”这句话就省略了“是”。
  量项有全称量词、特称量词和单称量词三种。全称量词表示全部,一般用“所有”、“凡”等表示,有时也可省略:特称量词表示部分,一般用“有”、“有些”表示;单称量词表示单个,通常省略,主项常为人名或地名等专有名词,如“长城是建筑奇迹”。
  。特称量词“有的”的特殊性
  特称量词“有的”与我们的日常理解不同,这里的“有的”强调的是“有”,即指“至少有一个”,存在三种情况:既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一部分”,还可能是“全部”。
  如我们说“有的人是好人”,可能“只有一个人是好人”,也可能“有多个人是好人”,还有一种特殊
  的情况是“所有人都是好人”。因此,由“有的人是好人”推不出“有的人不是好人”。
  (二)直言命题的分类
  根据联项和量项的不同.可以将直言命题分为六种:
  ② 称肯定命题:所有S是P。例如,所有人都是会笑的。
  ②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不是P。例如,所有动物都不是植物。
  ③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例如,有的人是好人。
  ④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例如,有的人不是好人。
  ⑤单称肯定命题:这个S是P,或者a是P。例如,姚明是篮球运动员。
  ⑥单称否定命题:这个S不是P,或者a不是P。例如,刘翔不是演员。当然,考试中出现的直言命题不一定是标准形式,有的可能需要转化。比如,“没有人不爱他”可转化为“所有人都爱他”。
  注:在直言命题中,“所有S不都是P”表示“有的S不是P”,是特称否定命题,而“所有S都不是P”表示全称否定命题。
  (三)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具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直言命题之间在真假方面存在必然的制约关系,这种关系称为真假对当关系,主要包括从属关系、矛盾关系、下反对关系和反对关系四种。
  ①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问的关系是:全称真则特称真,特称假则全称假。由此得出直言命题之间的推出关系是:
  所有S(不)是p→某个S(不)是p→有的S(不)是P;
  例如,所有人都(不)是党员→我(不)是党员→有的人(不)是党员。⑦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是:必有一真一假。
  除了图中的两对矛盾关系外,单称肯定命题和单称否定命题之间也是矛盾关系。
  ③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是: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④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是: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例如.“有的人迟到”和“有的人没迟到”是下反对关系,这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所有人都迟到了”和“所有人都没有迟到”是反对关系,这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在考试中。对直言命题对当关系的考查主要有两种:
  ①考查考生对负命题或者其等值命题的掌握程度,这类题目往往只涉及单个直言命题;
  ②考查考生对对当关系熟练运用的能力。这类题目往往有以下特点:题干通过对话或其他形式给出多个直言命题,并指出其中真假命题的个数。
  对当关系解题三部曲:
  (1)观察题干所给直言命题,分析命题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下反对或反对关系:
  (21绕开所找命题的真假,根据伊找关系的性质和其他条件进一步分析,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
  (3)依据其他命题的真假进行推理,得出答案。
  存找关系命题时,“首先找矛盾,一真找下反对,一假找反对,都找不到则假设”.
  【例题1】在毕业考试结束后,班长想从老师那里打听成绩。班长说:“老师,这次考试不太难.估汁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吧。”老师说:“你的前半句话不错,后半句话不对。”
  根据老师的意思,下列哪项必为事实?
  A.少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多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
  B.多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少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
  C.丽的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有的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
  D.如果以70分为及格,肯定有的同学的成绩不及格
  解析:此题答案为D。直接考查了负命题。由“后半句不对”,即“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这句话为假,则其负命题为真,即可推出有的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而由此不能推出有的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故A、B、C三项错误,只有D项符合。
  【例题2】桌子上的蛋糕不知被谁吃了,以下是屋内四个人的回答。甲说:“是乙吃的”乙说:“是丁吃的。”丙说:“我没吃。”丁说:“乙在撒谎。”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由此可以判断()。
  A.甲说了真话,是乙吃的
  B.乙说了真话,是丁吃的
  C.丙说了真话,是甲吃的
  D.丁说了真话.是丙吃的
  解析:此题答案为D。乙的话与丁的话具有矛盾关系,这两人的话必有一真一一假.由“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可知,甲和丙的话都为假,由丙的话“我没吃”为假可知,蛋糕是丙吃的.即丁说的是真话,故选D。
  【例题3】关于某公司职员的工作状况进行如下三个描述:“该公司所有职员都恪尽职守”,“该公司职员并不都恪尽职守”,“文茜女士恪尽职守”,其中有两个描述是假的。
  根据题干,仍不能确定以下哪个选项的真假?
  A.文茜女士未恪尽职守
  B.该公司所有职员都不恪尽职守
  C.该公司有些职员不恪尽职守
  D.该公司所有职员都恪尽职守解析:此题答案为B。题干中给出了三个直言命题描述,并给出其真假的个数.属于第二种考查方
  式,可以运用对当关系解题。
  首先将所有命题都转化为标准命题,“该公司职员并不都恪尽职守”等值于“该公司有些职员不恪尽职守”。则“该公司所有职员都恪尽职守”和“该公司职员并不都恪尽职守”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由题干中有两个描述是假的,则“文茜女士恪尽职守’’为假,由从属关系可知.“该公司所有职员都恪尽职守”也为假,则“该公司有些职员不恪尽职守”必然为真。因此A、C、D三项都可以确定真假.而B项“该公司所有职员都不恪尽职守”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
  【例题4】班上同学的业余爱好多种多样,如游泳、武术、桥牌等。已知.(J)班上陈祥同学和吴凡同学都喜欢围棋
  (2)班上有同学喜欢围棋
  (3)班上有同学不喜欢围棋
  如果以上三句话中只有一句符合事实.那么以下哪项必然为真?
  A.陈祥同学和吴凡同学都喜欢围棋
  B.陈祥同学和吴凡同学至少有一人喜欢围棋
  C.陈祥同学和吴凡同学都不喜欢围棋
  D.班上只有少数司学喜欢围棋
  解析:此题答案为C。观察题干三个直言命题,无法找到矛盾关系,而(2)和(3)是下反对关系,由此可以根据下反对关系的特点解题。
(2)和(3)是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由于只有一句符合事实,可知(1)为假,则陈祥同学或吴凡同学不喜欢围棋。可推出班上有同学不喜欢围棋为真,即(3)为真,则(2)为假,可推出所有同学都不喜欢围棋.进而可推出C项正确。
  点拨
  实际上.例题3和例题4也可用假设法进行推理,但是如果能够找到并运用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则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得出答案。

 

 (四)直言命题的推理
  在考试中.通常考查直言命题推理的题目有以下特点:题干给出多个直言命题,但未给出这些命题的真假.要求找寻可以推出或不能推出的一项。
  对于这种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三段论推理与变形推理的掌握程度,考生也可以直接利用概念间的关系来进行解题。
  1.利用概念间的关系进行推理
  概念间的关系即指两个概念所表示的集合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一级全异关系五种.
  2.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直言命题作为前提和一个直言命题作为结论而构成的推理。其中,两个前提中包含有三个不同的概念,且在前提和结论中,每个概念都出现两次。例如,所有的金属都是闪光的锕是金属。所以,铜是闪光的。
  三段论推理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尤其当题干给出一个前提和结论,要求补充另一个前提时,三段论推理规则就显得更为有用。但事实上,许多考生并不能很容易地理解这些规则。因此,在这里只给大家介绍常用的两条规则:
  ①一特得特。两个前提不能都是特称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特称,则结论为特称。
  ②一否得否。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否定,则结论为否定。根据这两条规则以及前面所说的包含三个概念且每个概念出现两次.再用概念问的关系作为辅
  助工具.可以极大地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三段论”补充前提型的解题步骤:
  (1)查看题干已知概念,找出所需补充的前提包含的概念,排除无关选项;
  (2)根据“一特得特,一否得否”的推理规则进一步排除;
  (3)将剩余选项代入题干验证。能确保推出结论的即为正确选项。
  3.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
  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就是通过改变直言命题的联项或主项与谓项的位置来进行的推理,主要有换质推理和换位推理两种:
  ①换质推理是通过改变“是”与“不是”,同时在“是”后加“非”,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②换位推理是通过改变主项(S)和谓项(P)的位置,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
  注!换质推理得到的命题与原命题等值。
  上图中有两个直言命题的换位推理较为特殊,需要大家记住。分别是:“所有S是P”通过换位只能推出“有些P是S”,而“有些S不是P”不能进行换位推理。
  此外,由“少数”、“大部分”、“一半”等词语作为量项引导的命题,尽管也是特称命题,但不能进行换位推理。例如,“大部分男生考上了大学”不能换位为“大部分考上大学的是男生”。
  在考试中,变形推理与概念间关系的结合,能使解题变得更为快捷。
  【例题1】所有甲都属于乙,有些甲属于丙,所有乙都属于丁,没有戊属于丁,有些戊属于丙。以下哪一项不能从上述论述中推出?
  A.有些丙属于丁
  B.没有戊属于乙
  C.有些甲属于戊
  D.所有甲都属于丁
  【例题2】某公司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男性,所有的文秘都是女性,所有的已婚者都是文秘.公司的总经理尚未结婚。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
  A.总经理是男性
  B.已婚者中有男性
  C.女员工中可能有未婚者
  D.销售人员中有的已经结婚
  【例题3】有些艺术家留大胡子,因此,有些留大胡子的人是大嗓门。为使上述推理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有些艺术家是大嗓门
  B.所有大嗓门的人都是艺术家
  C.所有艺术家都是大嗓门
  D.有些大嗓门的人不是艺术家解析:此题答案为C。题于是一个不完整的三段论推理,要使其成立,就需要增加一个前提。首先我
  们知道三段论推理都含有三个概念,其中“艺术家”和“大嗓门”只出现了一次,根据“每个概念都要出现两次”可知,另一个前提是由“艺术家”和“大嗓门”构成。再根据“一特得特”可知。题干前提是特称.则另一个前提为全称,即排除A、D两项。
  将B项代入,可能所有留大胡子的艺术家都不是大嗓门,因此不能保证推出结论:将C项代入.可以保证推出结论。
  【例题4】出于安全考虑,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在必须更换钢索的电梯中有一些是S品牌的。所有S品牌电梯都不存在安全隐患。
  由此可以推出()。
  A.有些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
  B.有些S品牌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
  C.有些S品牌的电梯不需要更换钢索
  D.所有必须更换钢索的电梯使用年限都超过了10年
  解析:此题答案为B。题干“必须更换钢索的电梯中有一些是S品牌的”.换位推理得“有一些S品牌电梯必须更换钢索”,即B项;“有些”不能推出“有些不”,C项不能推出;A项由题干不能推出:“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电梯必须更换铁索”换位推理后得到“有些必须更换钢索的电梯使用年限超过了10年”.不能推出D项。
  (五)直言模态命题
  直言模态命题即直言命题加上“必然”、“可能”等模态词的命题,是考试中常见的模态命题类型。例如,明天可能会下雨。在考试中,主要考查模态命题问的相互转化。
  与直言命题类似,模态命题中存在以下两组矛盾关系:
  (1)“必然P”和“可能非P”
  例如.“今天必然是星期二”与“今天可能不是星期二”。
  (2)“必然非P”与“可能P”
  例如,“今天必然不是星期二”与“今天可能是星期二”。
  与直言命题类似.在模态命题前加上“并非”,即为其负命题,与原命题具有矛盾关系,因此,(1)并非“必然P”=“可能非P”,即:不必然=可能不;
  (2)并非“必然非P”=“可能P”,即:不必然不=可能;
  (3)并非“可能P”=“必然非P”,即:不可能=必然不;
  (4)并非“可能非P”=“必然P”,即:不可能不=必然。这一转化关系与直言命题类似,可简记为:把必然与可能互换,肯定与否定互换。
  例如.他不可能不来=他必然来;
  这次考试必然不那么难了=这次考试不可能那么难了。
  考查模态命题转化关系的题目往往有以下特点:题干给出一个或多个直言模态命题,并要求找出与题干含义相近或相反的一项。
  在解题时.大家可以“由首至尾”,从句首开始,逐一对需要转化的模态词和直言命题进行转化。【例题1】一把钥匙能打开天下所有的锁,这样的万能钥匙是不可能存在的。
  则下列结论中.最符合上述论断的是()。
  A.任何钥匙都必然有它打不开的锁
  B.至少有一把钥匙必然打不开天下所有的锁
  C.至少有一把钥匙可能打不开天下所有的锁D.任何钥匙都可能有它打不开的锁
  解析:此题答案为。根据“不可能=必然不”,可知必然不存在一把钥匙能于丁升大卜所有的锁,也即所有钥匙必然有它打不开的锁,即A项。B项。
  【例题2】美国前总统林肯说过:“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的人,也可能所有的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所有的人。”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哪项断定必定是假的?A.林肯可能在某个时刻受骗
  B.林肯可能在任何时候都不受骗
  C.不存在某一时刻有人可能不受骗
  D.不存在某一时刻所有的人都必然不受骗
  解析:此题答案为C。根据“并非有的”=“所有都不”,“不可能不”=“必然”,C项相当于“在所有时刻所有的人都必然受骗”.显然与题干中“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所有的人”矛盾,所以C项必定是假的。

二、复言命题
  复言命题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且掌握其中的一些知识点对解可能性推理题目有一定的帮助,需要大家引起重视。
  (一)复言命题的定义
  复言命题.又称复合命题。是由若干个命题通过逻辑联结词组合而成的命题。例如,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其中“只有……才……,,为联结词,“放进大海里’’和“永远不会干涸”是构成复言命题的肢命题。
  根据逻辑联结词的不同,复言命题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联言命题
  联,是联合的意思,联言命题就是将若于个命题联合起来,表示这些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例如.事业单位考试时间紧并且题目难。考试时间紧和题目难是事业单位考试的两个特点。可表示为:P并且q(p、q是联言肢,“并且”是联结词)。
  真假关系:联言命题只要有一个联言肢为假即为假。如上例中,只要考试时间紧和题目难有一个不成立.则该联言命题为假。即“一假即假,全真才真”。
  注:表示转折、顺承、递进等关系的命题都是联言命题,如包含“虽然……但是……”、“不是……而是……”等联结词的命题。
  2.选言命题
  选.是选择的意思。选言命题就是给出若干个命题,可以选择出一种或者多种情况存在的命题。根据所能选择的情况不同,可以分为两种:
  (1)相容选言命题
  多种情况可以同时存在。
  例如。去德国馆或者去意大利馆。可以既去德国馆又去意大利馆。可表示为:P或者q(p、q是选言肢,“或者”是联结词)。
  其他联结词还有“或……或……”、“可能……也可能……”等。(2)不相容选言命题只允许一种情况存在。
  例如.要么顽强抵抗.要么屈膝投降。顽强抵抗和屈膝投降只能选择一种。可表示为:要么p。要么q(p、q是选言肢,“要么……要么……”是联结词)。其他联结词还有“或……或……,二者不可兼得”等。
  相容选言命题的多个选言肢可以都为真.而不相容选言命题只能有一个选言肢为真。因此,相容选言命题当所有肢命题都为假时才为假.而不相容选言命题当有多个选言肢为真时也为假。即:
  相容选言命题: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不相容选言命题:有且只有一真才为真。
  3.假言命题
  假.是假设的意思。假言命题就是带有假设条件的命题。假言命题通常包含两个肢命题:反映条件的肢命题在前,称为前件;反映结果的肢命题在后,称为后件。根据前后件间条件关系的不同,又可分为三种: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当条件P存在时。结论q一定成立,而无须考虑其他条件,则P是q的充分条件,即“有它就行”。
  例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会湿。一旦天下雨了,地肯定会湿,地未湿就一定没有下雨。
  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或p→q(p是前件,q是后件,“如果……那么……”是联结词)。其他联结词还有“只要……,就……”、“若……,则……”等。
  真假关系:当P出现而q没有出现时,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才为假,即“p真q假才为假”。
  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并未断定条件D未出现时的情况,所以条件P为假时该命题恒成立。(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当条件P不存在时,结论q一定不成立,则P是q的必要条件,即“没它不行”。
  例如,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在没有达到18周岁的时候肯定是没有选举权的,有选举权就说明已经年满18周岁了。
  可表示为:只有P,才q或p→q(p是前件,q是后件,“只有……才……”是联结词)。
  其他联结词还有“不……,不……”、“除非……,否则不……”、“没有……,就没有……”等真假关系:当p不存在但q成立时,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才为假,即“p假q真才为假”。注: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并未断定条件P存在时的情况,所以条件P为真时该命题恒成立。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表示p是q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命题,即表示p与q等值的命题。例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也就是说“人犯我”和“我犯人”要么都发生,要么都不发生。即人犯我=我犯人。
  可表示为:P当且仅当q或p→q(p是前件,q是后件,“当且仅学”是联结词)。
  其他联结词还有“若……则……。且若不……则不……”、“当且仅当……,……”等。真假关系:当p与q不等值时该充分必要假言命题为假,即“p、q不同真假时为假”。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考试的重点之一,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在考试
  中出现得较少.且较简单,因此就不再赘述。4.负命题
  负,是否定的意思。负命题,又称矛盾命题,就是对原命题进行否定的命题。可表示为:并非p(p是原命题,“并非”是联结词)。
  真假关系:负命题的真假与原命题相反。当P为真时,则其负命题“并非p”为假。因此,一个命题的负命题等值于与原命题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
  在考试中,对复言命题的真假关系及其负命题的考查与直言命题相似,主要有:
  ①直接考查真假关系或负命题的等值命题,这类题目的题于中往往含有“并非”、“为真(假)”、“满足”、“驳倒”等字眼。
  ②考查考生利用矛盾关系解题的能力,这类题目的特点是:题干通过对话或猜测的形式给出多个复言命题及其真假情况。
  【例题1】关于确定一项突击性任务的人选,甲、乙、丙三位推荐入的意见分别是:甲:不是选派小张.就是选派小王
  乙:如果不选派小张,就不选派小王
  丙:只要不选派小王,就不选派小张..以下几项中,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意见的方案是()。
  A.两人都选派
  B.两人都不选派
  C.选小张,不选小王
  D.选小王.不选小张
  解析:此题答案为A。题干要求找出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意见的方案,可使用代入法。此题还需注意甲的意见是一个相容选言命题,因为其两个选言肢可以同时成立。
  将A项代入,满足甲的方案;乙和丙的意见均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p真q假才为假,,,也满足乙和丙的方案。将B项代入,不满足甲的方案;将C项代入,不满足丙的方案;将D项代入。不满足乙的方案。
  点拨
  此题也可反向思考,直接排除使其意见为假的选项。甲的意见在既不选小张又不选小王的情况下才为假;乙的意见在“选小王,不选小张”的情况下为假;丙的意见在“选小张,不选小王”的情况下为假。因此只有A项能同时满足三人的意见方案。
  【例题2】德国经济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当中受到的冲击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小.主要原因是德国经济建立在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上,德国的机械装备和汽车制造业保持了很强的竞争力。一些人根据德国的例子得出结论:只有具备强大的制造业竞争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才有高度的稳定性。如果以下各项为真,哪项能够质疑上述结论?
  A.某国制造业不发达.该国经济一直动荡不安
  B.有些制造业不发达的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小
  C.有些国家保持长期经济稳定.却没有发达的制造业
  D.有些国家制造业很发达.但经济并没有长期保持稳定
  解析:此题答案为C。此题表面上看是削弱型题目,但实际上考查的是复言命题的真假关系。
  题干由德国的例子得出结论“只有具备强大的制造业竞争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才有高度的稳定性”。要削弱该结论,只要能够说明这个结论是假的即可。而这个结论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真假关系,只有在前件假而后件真时,该命题为假,即没有发达的制造业.国家的经济依然有高度的稳定性,即C项。其余各项都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例题3】2008年以来,索马里附近海域先后发生累计逾l20起的海盗劫船事件。海盗何以猖獗?甲乙丙丁四人有断定如下:
  甲:海盗猖獗的主因是被劫船只的船主通常都愿支付高额赎金。
  乙:如果海盗猖獗的主因是被劫船主愿支付高额赎金.那么肯定会助长了海盗的气焰.
  丙:确实助长了海盗的气焰,但其主因并非被劫船主都愿支付高额赎金。
  丁:海盗猖獗主要是被劫船主愿支付高额赎金,但其嚣张气焰并非都由此生成。
  如果上述断定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那么以下断定都不可能为真,除了()。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此题答案为B。题干中给出了四个断定,并说明只有一真,与直言命题利用对当关系解题的情形相似.所以可以考虑运用矛盾关系解题。.
  观察题干中甲、乙、丙、丁四人的话,可知这四人的话都是由“海盗猖獗的主因是被劫船只的船主通常都愿支付高额赎金”和“助长了海盗的气焰”这两个命题(或其负命题)组成,将其分别表示为p,q,则四人的话可分别表示为:
  甲:P;乙:如果P,那么q;丙:非P且q;丁:p且非q。
  显然.乙和丁的话是矛盾关系,则必有一真一假,由只有一人断定为真,则甲和丙的话均为假,甲的话为假即P为假。而丁的话是一个联言命题,其中一个联言肢p为假,则丁的话为假,所以乙的话为真。
  点拨
  “矛盾法”解复言命题题目的步骤:
  (1)判断题干命题分别属于哪种复言命题,并找出这些命题所涉及的肢命题;(2)分析具有相同(相反)肢命题的复言命题,看其是否存在矛盾关系;
  (3)绕开具有矛盾关系的一对命题的真假,从其他命题的真假入手进行推理,得出答案。

 

 (二)复言命题的基本推理规则
  1.联言推理
  联言推理即依据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联言命题的推理规则有两条:
  ①全部肢命题为真推出联言命题为真;
  ②联言命题为真,可推出其中任一肢命题为真。
  例如.“你很高”和“你很帅”可以推出“你又高又帅”这个联言命题;“你又高又帅”又可以推出“你很高”和“你很帅”。
  2.选言推理
  3.假言推理
  在考试中.大部分考查复言命题的题目都需要用到基本推理规则.即使是在使用矛盾关系解题的过程中,也可能使用到推理规则。因此,大家务必牢记这些推理规则。
  【例题1】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时期内()。
  A.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正在稳定增长
  B.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涨幅过大.对该国经济必然有负面影响
  C.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不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没有保持稳定增长
  D.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该国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也会降低
  解析:此题答案为C。考查的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题干包含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_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②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一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A项根据条件①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错误;B项根据条件②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错误:C项根据条件①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正确;D项根据条件①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错误。
  【例题2】有关专家指出,月饼高糖、高热量,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演变成了“健康杀手”。月饼要想成为一种健康食品,关键要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如果不能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口味再好。也不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
  由此不能推出的是()。
  A.只有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了月饼.才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
  B.如果月饼符合了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说明一定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了改良
  C.只要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了月饼。即使口味不好。也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
  D.没有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月饼,却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需求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
  解析:此题答案为C。题干的重点在最后一句,即“如果不能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口味再好,也不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该句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转化关系,“如果非P,那么非q”=“只有P,才q”,A项正确;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B项正确;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C项错误;D项可以转化为与题干最后一句相同的命题.正确。
  【例题3】有人建议。;;簧J贯工都在承诺书』签字承诺不i墨到,公。司就取消上下班打卡制度,果有八迟到,那么所有员工的j。明奖金均被扣除;公司采纳。_『建议结果还是有员工迟到.但是员工小刘仍拿到了当月奖金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小刘从未迟到过
  B.其他员工没有拿到奖金
  C.公司有人没在承诺书上签字
  D.迟到的人不是该公司的正式员工
  解析:此题答案为C。此题的第二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依赖“公司取消上下班打卡制度”为条件的。即如果公司取消上下班打}制度,那么如果有人迟到,则所有员工的当月奖金均被扣除.是多重假言命题、“有员工迟到,但是员工小刘仍拿到了当月奖金”即否定了连._多重假言命题的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即公司并取消上下班制度;则否定了第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后件,根据有效推理规则,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有员工没有在承诺书上签字。
  (三)复言命题的复杂推理
  在考试中,有些题目涉及了多个复言命题,除了使用其基本推理规则以外,有的还需要使用多个复言命题组合而成的复杂推理,考生对此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1.1段言连锁推珲
  有首老歌叫《洒于倘卖无》。歌中唱道: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这就是一个假言连锁推理,推理的结果是:没有天就没有我。像这种从前提中几个相同性质的假言命题推出一个新的相同性质的假言命题的假言推理,就是假言连锁推理。
  乓中充分条件假言连锁推理可用表示如下:如果p,那么q;
  如果q,那么r,;
  所以,如果p,那么r。
  即:p→q,q→r,所以p→r
  例如,“若努力学习,则能考上大学’’和“若考上大学,则会有好工作”这两个命题如果为真.则可。推出“若努力学习.则会有好工作”。
  注:假言连锁推理要求前提中的前一个假言命题的后件必须与后一个假言命题的前件相同.
  2.二难推理
  《红楼梦》中有一段话描述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在私室内私祭后的心理活动:“但我此刻走去.见女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她烦恼郁结于心;若不去,又恐她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在文段中,贾宝玉想:如果去看林黛玉,怕她烦恼郁结于心而成疾病;不去看林黛玉,怕她过于伤感而成疾病。无论是否去看林黛玉,都可成疾病。这就是一个二难推理。
  二难推理是由两个假言命题和一个选言命题作前提,推出结论的推理。考试中出现的二难推理者比较简单,大家只需记住这种推理的结论是由各选言肢所能推出的命题组成的即可。
  【例题1】食品安全的实现,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只有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才能确保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如果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是不可能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
  由此可以推出()。
  A.要想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
  B.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可能实现食品安全
  C.有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就能实现食品安全
  D.一个不能进行有效管理的政府.即是没有建立起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的政府
解析:此题答案为B。题干给出的条件为:①政府有效管理←食品安全的实现;②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卜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③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可能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经过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的转化.可组成一个充分条件假言连锁推理:食品安全的实现_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
  B项根据上面的推理关系,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正确;A项和C项混淆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D项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错误。故答案选B。
  点拨
  当题干中既有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又有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时,可将其都转化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来进行推理。
  【例题2】在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过程中,大量资本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高储蓄率是获得大量资本的必要条件。就目前来说,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时期,因此,储蓄率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正常而合理的现象。
  由此可以推出()。
  A.有了大量的资本支持。就可以实现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跨越B.有了高储蓄率,就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
  C.如果没有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说明储蓄率不高
  D.如果没有高储蓄率.就不能实现向发达国家的转变
  解析:此题答案为D。题干信息中并没有出现复言命题,但可以将其转化为复言命题的形式。由第一句可知.“大量资本支持”是“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必要条件.“高储蓄率”是“获得大量资本”的必要条件。
  则题干的逻辑关系如下: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大量资本支持→高储蓄率。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有效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所以,没有高储蓄率叶没有大量资本支持→不能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只有D项符合。
  点拨
  遇到题干中出现“必不可少的条件”、“有赖于”等词时,应先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P是q的必不可少/先决,前提条件”=“只有P,才q”。
  【例题3】有人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能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就一定能创造财富而变得富有;而这样的一个国家要想保持政治稳定.它所创造的财富必须得到公正的分配:而财富的公正分配将结束经济风险;但是,风险的存在正是经济有效率运作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从上述观点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富有不可能并存
  B.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有效率运作不可能并存
  C.一个富有国家的经济运作一定是有效率的
  D.一个政治上不稳定的国家。一定同时充满了经济风险
  解析:此题答案为B。和上题类似,需要先将题干描述转化为复言命题的形式,如下:
  ①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创造财富而变得富有;②政治稳定→财富的公正分配;③财富的公正分配→无经济风险:④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存在经济风险。
  由② ③ ④,运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可构成假言连锁推理,其逻辑关系如下:⑤政治稳定→财富的公正分配→无经济风险→无法有效率地运作经济。
  由①,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C项错误;由⑤,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D项错误;由①,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所以由①和⑤不能得出政治稳定与经济上的富有之间的关系,A项错误;故答案只能选B。
  点拨
  由假言命题的真假关系可知,“如果p,那么q”=并非“p并且非q”。则由⑤可知,政治稳定和有效率地运作经济不能并存,B项正确。
  【例题4】(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媒体上最近充斥着某名人的八卦新闻,这使该名人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如果她不出面做澄清和反驳,那么谣传就会被大众信以为真;如果她出面做澄清和反驳,这反而会引起更多的关注,使那些八卦新闻传播得更快更广。这也许就是当名人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吧.
  如果题干中的陈述为真。那么下面哪一项必定为真?
  A.该名人实际上无法阻止那些八卦新闻对她个人声誉的损害
  B.一位名人的声誉不会受媒体上八卦新闻的影响
  C.在面对八卦新闻时,名人所能采取的最好策略就是澄清真相
  D.该名人的一些朋友出面夸奖她反而会起反效果
  解析:此题答案为A。由题干可知,①名人不出面澄清一谣传会被大众信以为真;②出面澄清→卦新闻传播得更快更广。
  因此,该名人无论澄清与否,都无法阻止那些八卦新闻对其个人声誉的损害,A项正确。B项显然错误;C项不能由题干推出:D项属于无关选项。
  复言命题推理规则解题小结
  (1)找出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复言命题的标准形式,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2)由题干中表示确定信息的命题(联言或直言命题)出发进行推理;
  (3)题干无表示确定信息的命题时,由选项(选项是假言命题时)出发进行推理;
  (4)选项非假言命题,且题干有选言命题的,由选言命题的两个肢命题出发进行推理。

 

  第二节可能性推理
  根据提问方式的不同,一般将可能性推理的题目分为六种,分别为: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解释型、评价型和结论型题目。由于可能性推理题目的题干基本上都是一个论证,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学习论证的相关知识,学会准确鉴别题干的论点和论据,这是解题的基础。
  1.论证的结构
  论点即论证者所主张并且要在论证过程中加以证明的观点,它所回答的是“论证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论证者用来支持或反驳某个论点的理由,它所回答的是“用什么来证明论点”的问题。论证关系是论据和论点的联系方式,也就是推理形式,它所回答的是“如何用论据来论证论点”的问题。
  2.准确区分论点和论据的技巧
  要正确分析题干论证.就要学会区分论点和论据,可以遵循以下几点:
  (1)找“结论”。当题干出现“结论”时,之后的语句即为论点,前面的则为论据或无关信息。
  (2)找联结词。通常,“所以”、“因此”、“那么”、“显然”、“由此可见”、“简而言之”等联结词之后的语句是论点,而在“因为”、“假如”、“由于”、“既然”等联结词之后的语句是论据。
  (3)找特征词。如“宣称”、“认为”、“说明”、“建议”、“推测”等表示断定的词之后的语句可能是论
  点,如“理由是”、“根据是”、“例如”等之后的语句一般是论据。
  (4)分析因果联系。当题干中没有出现提示性词语或者出现多个提示性词语时,考生可以通过分析题干中的因果联系来区分论点和论据。
  考生在判断论点和论据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当有“调查”、“统计”或“实验”、“研究”等出现时,这些内容所引导的语句更可能是论据而非结论。②当题干存在两种对立观点时,可能并不会直接指出论点,而此时断定词后面的往往是论据,需要考生注意区分,否则可能出错。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我们将以专题的形式分别介绍这六种题型。
  一、削弱型题目
  (一)削弱型题目题型特点
  在考试中.削弱型题目的特点是题干中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或表达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找最能(或最不能)反驳或削弱题干论证或观点的选项。如果将这个选项放入论据和论点之间,会使题干推理成立或论点正确的可能性降低。则为削弱选项。其提问方式一般是: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或最不能)削弱上述结论(论证)?”“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或最不能)对上述论述提出质疑?”“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最有力地反驳上述推论?”
  一般来说.提问中包含“削弱”、“质疑”、“反驳”等字样的都为削弱型题目。
  (二)削弱型题目解题方法
  要反驳或削弱某个论证。可以通过削弱论点、削弱论据或削弱论证关系来达到目的,而不同的蔼目又有不同的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可能的方式。
  通过削弱因果联系来考虑.其本质上也是削弱了论点、论据或论证关系,只是较为快捷。其中,因果倒置是最强的削弱形式,也是比较简单的;另有他因是最常见的一种削弱形式;而存在共同的原因这种削弱形式出现较少.属于前两种削弱形式的变形。这几种削弱形式的本质上都是指出“M不是N的原因”。
  (三)削弱程度的比较与不能削弱型
  1.削弱程度的比较
  许多削弱型题目的选项中往往会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削弱题干结论,这就考查了选项之间削弱程度的比较,这也是考试中的一大趋势和特点。
  削弱程度的比较原则
  (1)一般来说,削弱论点比削弱论据或论证关系的削弱作用强。对于一个论证来说,论点比论据更重要.不论是采用何种途径削弱,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削弱题干中的论点。
  (2)直接削弱比间接削弱的削弱作用强。由于逻辑判断必须紧扣题干,从题干本身的内部含义出发.对题干论证或因果链条的直接削弱要比外加其他条件对题干进行的间接削弱作用要强。
  (3)必然性的削弱程度强于或然性削弱,整体性的削弱程度强于部分性削弱。如果选项中含有“一些”、“有些”等模糊概念,那么一般不是最削弱选项。如果有选项是对题干论证中隐含假设的削弱.则其削弱程度就较高。
   2.不能削弱型
  有些题目的提问方式要求选择的是“不能质疑/削弱”的选项,那就要依次分析各选项,根据前面所讲的知识判断各选项是否能削弱题干,能够削弱的就排除,一般来说正确选项是无关项或加强项。不能削弱型实质上也是削弱型题目的一种,其解题方法也是一样的,都是要依次分析各选项是否能削弱.这类题目实际上较为简单,但是在做题时一定要审清题干,不要因为看错而导致误选。
   (四)削弱型题目解题步骤
  (1)仔细阅读题干.弄清楚题目要求削弱的是什么:
  (2)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分清其论证结构,即其论点和论据各是什么,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论证关系是怎样的,特别要注意关键词或联结词的把握:
  (3)分别查看各选项是否能削弱结论,如果能,则分析该选项是通过何种方式削弱的:
  (4)如果存在多个能够削弱论证的选项,则需要根据上文中所讲的几个原则,比较各削弱方式二间的削弱程度,从而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例题1】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加速城市化,以城市化为杠杆,撬动内需增长.不失为一个应对金融危机的积极选择,并提出可以借鉴“破窗理论”:当一扇窗户被打破以后,主人自然要购置新玻璃。这就间接促进了玻璃厂的扩大再生产,从而拉动了经济发展。因此说,城市化是加速经济发展的一项积极举措。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理论和观点?
  A.有官员声称,中央出台刺激经济政策,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城市建设
  B.有学者论证,只有加速城市化,才能使中国经济摆脱长期陷于谷底的危险
  C.有市民认为,仅仅加速城市建设不是提升老百姓消费水平的好办法
  D.有开发商认为,城市化就应该加速房地产开发
  解析:此题答案为C。根据提问可知要削弱的是“上述理论和观点”,通过阅读题干.可知这个理论是指“破窗理论”,而题干观点则是“因此说”后面的内容,即“城市化是加速经济发展的一项积极举措(N)。可通过“城市化不能加速经济发展”(非N)来削弱。
  C项指出加速城市建设不是提升老百姓消费水平的好办法,也就不是加速经济发展的积极举措直接否定了题干“城市化是加速经济发展的一项积极举措”的结论,也就削弱了题干观点。A、B项都说明加快城市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支持了题干结论;D项“开发房地产”与题干论证无关.
  【例题2】传统观点认为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是直接造成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脑冲风的罪魁祸首。所以,很多中老年人不敢吃鸡蛋黄。最近,营养学家组织了一个专门研究鸡蛋黄与胆固醇之间关系的小组,对ll6名50~65岁的男性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验.
  假定有以下几种实验结果,哪种最能削弱传统观点?
  A.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分别食用蛋黄和蛋清,结果发现食用蛋清的一组被试者体内胆固醇含量明显增加
  B.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分别食用蛋黄和蛋清,结果发现两组被试者体内胆固醇含量没有明显差异
  C.将被试者分为两组,一组食用蛋黄,一组不食用蛋黄,半年后发现没有食用蛋黄的被试者体内胆固醇含量有所减少
  D.将被试者分为两组,一组食用蛋黄,一组不食用蛋黄,半年后被试者体内的胆固醇含量均没有发生变化
  解析:此题答案为D。题干的观点是: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要削弱该结论,只要能够通过实验说明鸡蛋黄的胆固醇含量并不高即可。
  要对鸡蛋黄的胆固醇含量进行比较,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即一组食用蛋黄,一组不食用蛋黄.而实验结果是胆固醇含量没有变化,说明鸡蛋黄的胆固醇含量并不高,因此D项最能质疑题干观点。 B两项都涉及了蛋清,不能削弱观点;C项的结果也不能削弱题干观点。

 【例题3】(事业单位考试真题)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市长建议对每天进入市区的私家车收取5元的拥堵费。市长说,这个费用超过了乘公交车进出市区的车费,所以很多人不会再开私家车上班.而改乘公交车。
  下列哪项为真,最能削弱市长的结论?
  A.汽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将增加开车上下班的成本
  B.对多数开私家车进入市区的人来说,在市区内停车的费用已经远远超过了乘公交车的费用
  C.现在多数乘公交车的人没有私家车
  D.很多开车上下班的人反对市长的计划,他们宁愿承受交通阻塞也不愿交那5元钱
  解析:此题答案为B。市长的结论是:通过“收取超过乘公交车费用的5元拥堵费,,(M)能够达到“很多人不会再开私家车上班,而改乘公交车’’(N)的目的。
  A项成本增加与题干论证无关;B项指出开私家车的人停车的费用已经远远超过了乘公交车的费用,即表明收取拥堵费对开私家车的人不起作用,说明采用这种方法并不能达到目的,从而削弱结论:C项乘公交车的人和D项的交通阻塞都与题干结论无关。
  【例题4】“闪婚”是指男女双方恋爱不到半年就结婚。某研究机构对某市法院审理的所有离婚案件作了调查。结果显示,闪婚夫妻3年内起诉离婚的比例远远高于非闪婚夫妻。由些,该研究机构认为闪婚是目前夫妻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以上论证?
  A.调查发现,离婚最快的夫妻常常不是闪婚夫妻
  B.到该市民政部门办理的协议离婚案件占该市离婚案件总量的70%
  C.调查显示,闪婚夫妻婚后感情更加融洽
  D.调查显示,恋爱时间过长的夫妻离婚率高于闪婚夫妻
  解析:此题答案为B。题干结论是“由此”后面的内容,其依据是“结果显示”后面的内容。题干论证为:“该市法院审理的离婚案件中闪婚夫妻在3年内起诉离婚的比例远远高于非闪婚夫妻”(M)→“闪婚是目前夫妻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N)。
  题干论证是通过调查结果得出的,可从样本选择的科学性叭手来驳斥。B项所提供的数据说明该市法院审理的离婚案件最多占该市离婚案件总量的30%,则根据法院审理的离婚案件作为调查对象而得出的结果并不具有代表性,即通过驳斥论据的科学性来削弱结论。A项偷换了概念,“离婚最快”与“离婚比例”不是一个概念;C项“感情融洽”不代表“不会离婚”;D项“恋爱时间过长”不能代表“非闪婚夫妻”。
  【例题5】有关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对超级女声这个娱乐节目不感兴趣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最近某学院的一项问卷调查报告表明,在3500份寄回问卷调查表的老年人中,83%的老年人说自己非常喜欢看超级女声这个节目。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该学院的问卷调查缺乏权威性。其准确度值得商榷
  B.填写并寄回调查问卷的老年人很可能是对超级女声感兴趣的老年人
  C.有少数寄回调查问卷的老年人实际上还不到六十岁
  D.大部分寄回调查问卷的老年人同时喜欢看其他娱乐节目
解析:此题答案为B。题干第一句话为结论,然后给出得出结论的依据。题干论证为:“在3500份寄回问卷调查表的老年人中,83%的老年人说自己喜欢看超女这个节目”(M)→“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对超级女声这个娱乐节目不感兴趣的说法不正确”(N)。
  由于得出结论的论据是调查问卷的结果,因此可以从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来考虑。B项说明对超级女生这个娱乐节目不感兴趣的老年人可能都没有寄回问卷调查表,这样选择的样本就不具有代表性,所得的统计数据也就不可靠了,即通过削弱样本的代表性来削弱结论。A项犯了“诉诸权威”的错误;C项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结论,但其中的“少数”削弱程度较低;D项“喜欢看其他娱乐节目”与题干论证无关。
  点拨
  当题干论证是通过调查问卷得出结论时,通常可以从驳斥调查对象(样本)选择的科学性来削弱该论证。
  【例题6】关于基本粒子目前最被认可的理论是“标准理论”。它约在30年前确立.已发现的基本粒子都可以根据这一理论进行解释。100多年来,质子、中子、电子等基本粒子陆续被发现。面对这些成绩.有人认为,宇宙间的基本粒子被发现得差不多了,即使有,也可以用现有的理论解释。因而不会给人们带来太大的惊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以上观点?
  A.基于“标准理论”而被发现的基本粒子很少
  B.基于“标准理论”作出的某些预测未在实验中得到证实
  C.新发现的基本粒子与“标准理论”作出的预测不相符
  D.有科学家提出了颠覆人们以往对基本粒子认识的新理论
  解析:此题答案为C。通读题干,可发现题干的重点在“有人认为”之后的内容。其中“因而”之后的为论点,之前的为论据。题干论证为:“宇宙间的基本粒子被发现得差不多了.即使有.也可以用现有的理论解释”(M)→“不会给人们带来太大的惊奇”(N)。
  C项指出新发现的粒子与“标准理论”不符,则说明有些基本粒子不能用现有的理论解释.直接削弱了论据,从而削弱了结论;A项可以说明粒子是可以通过“标准理论”发现的。某种程度上加强了结论:丑项未证实并不代表不能通过“标准理论”发现,无法反驳结论;D项“发现新理论”与题干论证无关。
  【例题7】一种针对某种疾病的新疗法在12个月的临床试验中使68%N患者病情有了明显改善.其中43%N患者痊愈。然而,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也可在12个月内将38%N患者完全治愈。由于新疗法主要选择了那些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因此有人认为这种新疗法在疗效方面比常用的疗法更显著。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能够对上述观点提出最有力质疑的是()。
  A.新疗法出现后,这种疾病的患者仍然倾向于使用原有疗法
  B.这种疾病发病初期往往很严重.但相对容易治疗
  C.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很多人即使不用药也可使病情改善.甚至痊愈
  D.常用疗法使用四种药物搭配治疗。但新疗法只使用两种药物
  解析:此题答案为B。首先找题干的关键词,可发现“有人认为”前后的内容分别是论据和论点。题干论证为:“新疗法主要选择了那些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且治愈率更高”(M)→“这种新疗法在疗效方面比常用的疗法更显著”(N)。
  要削弱题干观点,需要指出新疗法并不比常用疗法效果显著。实际上,题干论证隐含了一种假设:症状严重的患者比较难治疗。B项说明那些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反而很容易治疗.也就指出→“症状严重”和“不容易治疗”之间是有差异的,也就削弱了结论。
  点拨
  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联系一般是对题干隐含的假设的否定,而论据与论点之间有差异一般表现为“偷换概念”,即要说明两个概念的涵义或适用范围等是不一样的。
  【例题8】某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中被发现有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人次在近10年来明显增多.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在学术道德方面的素质越来越差。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会明显削弱上述结论?
  A.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为学术不端行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B.高校没有对大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方面的相关教育
  C.近10年来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大幅增加
  D.仍有30名大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省优秀论文
  解析:此题答案为C。题干的结论是“说明”后面的内容,前面的为论据。两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即“大学生在学术道德方面的素质越来越差”(M)是“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人次的增多”(N)的原因。
  A项说明大学生的学术道德水平确实不好,加强了结论;B项与题干论证无关;C项说明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人数的增多是由于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增加,是另有他因,从而削弱了结论;D项是无关项.有些论文被评为省优秀论文的事实不能说明大学生在学术道德方面的素质好。
  【例题9】2009年12月初,两院院士新增选名单相继公布,继而有统计数据披露:中国科学院新增的35名院士中,八成是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现任官员,中国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中.超过85%是现任官员;工程院60岁以下新当选的院士,均有校长、院长、副院长、董事长等职务。所以有人认为.“官员身份”在院士评选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以下哪一项正确,最能对上述结论构成反驳?A.院士评选没有规定官员不能当选
  B.许多非常优秀的学者担任了行政职务
  C.有官员身份的学者占学者整体的比例不大D.优秀的官员可以兼任学者
  解析:此题答案为8。题干“有人认为”后面的是论点,而前面“统计数据披露”的内容是论据。由于题干论点是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因果联系:“官员身份”(M)是“当选”(N)的主要原因。所以可以从因果链条上考虑。
  A项官员是否能当选与题干因果链条没有联系,为无关项:B项说明“优秀的学者”是“官员身份”的原因,同时也是“当选”的原因,则“官员身份”与“当选”无关,削弱了结论;C项在整体比例不大的情况下’当选人员多,加强了结论;D项说明官员身份起到了作用。也加强了结论。
  【例题10】母亲:“这学期冬冬的体重明显下降,我看这是因为他的学习负担太重了。”
  父亲:“冬冬体重下降和学习负担没有关系。医生说冬冬营养不良,我看这是冬冬体重下降的原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父亲的意见提出质疑?
  A.学习负担过重.会引起消化紊乱.妨碍身体对营养的正常吸收
  B.隔壁松松和冬冬一个班.但松松是个小胖墩.正在减肥
  C.由于学校的重视和努力.这学期冬冬和同学们的学习负担比上学期有所减轻
  D.现在学生的普遍问题是过于肥胖.而不是体重过轻
  解析:此题答案为A。此题与前几道题不同,题干指出的是“M不是N的原因”.即妈妈认为冬冬体重下降的原因是学习负担太重。而爸爸认为冬冬体重下降(N)的原因是营养不良(P),和学习负担重(M)是没有关系的。
  要削弱爸爸的结论,只需指出“M实际上是N的原因”,即指出正是由于学习负担重(M)才导致营养不良(P),从而体重下降(N)。A项就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因此能够削弱题干论证;B、D两项与论证无关:C项加强了爸爸的结论。
  【例题11】一个外地品牌为进入本地市场进行广告宣传效果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用电视广告宣传时,当地每百人有15人知晓该品牌,而后选用报纸广告,每百人有26人表示对其有印象。据此.为提高该品牌的知晓率,该公司决定将全部广告资金投入报纸广告。
  以下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该公司决定的是()。
  A.电视是当地人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
  B.报纸广告容易给观众留下“产品过于廉价”的负面印象
  C.若不采用报纸广告而继续采用电视广告宣传,相同时间后。每百人有45人知晓该品牌
  D.通过电视知晓该品牌的人中,八成有购买意愿,而通过报纸广告知晓者,仅两成有此意愿
  解析:此题答案为C。题干以“电视广告宣传有15人知晓:而选用报纸广告有26人知晓”为依据作出“将全部广告资金投入报纸广告”的决定。要削弱该决定,只要说明电视广告的效果并不比报纸广告差即可.A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结论,但不能有效反驳题干中的数据;决定是基于提高品牌知晓率的目的而作出的,故B、D两项属于无关项;C项说明电视广告的效果要好于报纸广告。削弱了论据,从而削弱结论。
  【例题12】很多人反对焚烧垃圾,他们认为垃圾焚烧会污染环境。一位环境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垃圾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但与垃圾污染本身相比,危害要小得多。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垃圾焚烧的污染排放能够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以下最能反驳这位专家观点的一项是()。
  A.垃圾焚烧不仅仅污染焚烧地的环境.也会污染周边的环境
  B.目前尚不存在成熟的垃圾焚烧技术
  C.垃圾焚烧比垃圾本身对环境的危害还要大
  D.即使符合国家标准的垃圾焚烧污染排放.如长期存在.仍将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解析:此题答案为C。此题的难点在于寻找专家的观点。专家的话可分成两点:①垃圾焚烧与垃圾污染本身相比.危害更小:
  ②垃圾焚烧的污染排放符合国家标准,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显然.“污染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和“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影响”都是为了说明“垃圾焚烧的危害更小,可以接受”。因此,题干论证为:“垃圾焚烧的污染排放可以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以控制,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影响”(M)→“垃圾焚烧与垃圾污染本身相比,危害更小,是可以接受的”(N)。
  A项污染环境范围大不代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大,B项不存在成熟的垃圾焚烧技术不代表没有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A、B两项都不能反驳专家观点。C项直接指出焚烧垃圾的危害更大.直接否定了专家的观点;D项是对论据的反驳,且“如长期存在”表示的是一种可能性,削弱程度不如C项。
  【例题13】在选购地板时,消费者都很关心地板散发的气味,因为地板的刺激性气味强往往是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一种表现。最近有一种据称是香味环保地板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销售人员声称地板散发的香味可以消毒杀菌,去除空气中的异味。当销售人员在推销这种产品时.往往会拿来几种不同的地板。让有购买意向的消费者闻一闻,并指出散发着清香气味的地板.即是香味环保地板。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销售人员的观点?
  A.事实上.由于木材本身的气味以及受制造工艺所限.地板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
  B.气味并不是判别地板是否环保唯一标准。除气味外。消费者更关心地板中有机挥发物的含量
  C.到目前为止,国家有关部门还没有出台香味环保地板的专门标准,所谓的“香味”不过是厂家炒作的概念
   D.检验证明,不少厂商是通过在地板中添加大量香精等化学助剂来达到掩盖或者中和刺激性气味的目的
  解析:此题答案为D。销售人员的观点是香味环保地板可以消毒杀菌.去除空气中的异味。A项与香味环保地板无关,不能削弱;B项虽然指出气味不是辨别地板是否环保的唯一标准。但是并不能说明这种带香味的地板不环保。也不能削弱;C项国家有关部门还未出台香味环保地板的专门标准.且“香味”是厂家炒作的概念,也不能说明这种香味地板不环保,不能削弱;D项通过检验说明这种香味环保地板只不过是在地板中添加了大量香精掩盖了刺激性气味,并不能去除空气中的异味,削弱了销售人员的观点。

 

 【例题14】2008年上半年原油期货价格一度上涨到每桶147美元,是2000年同期价格的4.2
  倍,年均增长20%,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在5%左右,世界石油消费需求并没有出现跳跃式的、急剧的增长。这说明原油价格的迅速攀升并不是由于世界石油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而是国际投机资本在石油期货市场讲行疯狂投机的结果.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哪项不能质疑上述推论?
  A.2000--2008年.各国政府普遍加大了石油的战略储备量B.较小的经济增长率总带来较大的石油需求增长率
  C.石油需求变化率和石油价格变化率并不对等
  D.即便对于国际投机资本来说,投资石油期货也是风险巨大
  解析:此题答案为D。题目要求选出最不能质疑的选项,题干“这说明”后面的内容即为推论。
  A项说明由于有政府干预,石油需求量较大,削弱了题干结论;B项说明经济的增长会带来较大的石油需求增长率.则石油供求关系可能是导致石油价格上涨的原因,削弱了论点;C项说明不能由“石油需求变化率低”推出“不是由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结论,从而削弱了题干论点。D项投资风险巨大并不表明不会投资,与题干无关。
  【例题15】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某省两次克山病流行均发生在病区居民生活困难时期.此时居民饮食结构单一,营养缺乏。1978年以后,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病区居民生活逐渐好转.营养结构趋向合理,克山病新发病人越来越少,达到基本控制标准。一些研究者据此推测.营养缺乏可能是克山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哪项不能质疑上述推论?
  A.1978年前农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但克山病仅在个别地方出现
  B.原来克山病病区的土壤、水质在几十年中发生了较大变化
  C.一些生活水平高的地区,也出现过克山病病例
  D.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无法治愈克山病
  解析:此题答案为D。题干论据:某省两次克山病流行均发生在病区居民生活困难时期,病区居民生活条件改善.克山病新发病人越来越少。结论:营养缺乏可能是克山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A项1978年以前农村生活条件普遍低,克山病仅在个别地方出现,说明营养缺乏并不是克山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可以质疑题干推论;B项说明可能是因为土壤、水质引起克山病,可以质疑题于推论:C项生活水平高的地区也有克山病出现,可见其与营养缺乏不存在必然联系,质疑了题干推论;D项调整饮食结构无法治愈克山病.不影响营养缺乏是克山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不能质疑题干推论。
  二、加强型题目
  在逻辑判断部分.加强型题目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考查题型。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加强型题目的解题方法。
  (一)加强型题目题型特点
  加强型题目一般在题干给出一个推理或论证,但由于前提条件不够充分或者由于论证的论据不够全面而不足以得出该结论。因此.考生需找到使题干中的论证正确或者完整的选项,从而加强或支持题干。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题干的论证?”“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题干的论证?”“以下哪项最能加强上述反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给上述断言以最大的支持?”
  (二)加强型题目解题方法
  (三)“不能加强型”与加强程度的比较 解题方法与“不能削弱型”及削弱程度的比较类似。
  “不能加强型”,要将加强型一一排除即可。正确选项一般为无关项或削弱项。加强程度的比较,一般来说,加强结论要比加强论据和论证关系的程度要强。
  【例题1】近日,曾经风靡一时的呼啦圈又走进群众的业余生活,但有专家以为,转呼啦圈运动量不大,难以达到运动效果,而且易造成不良后果。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呼啦圈运动简便易行
  B.转呼啦圈容易造成腰肌劳损
  C.喜爱呼啦圈运动的人越来越少
  D.延长转呼啦圈时间可提高运动效果
  解析:此题答案为B。本题中“专家以为”后面的内容为其观点.即“转呼啦圈运动量不大,难以达到运动效果,而且易造成不良后果”(N)。
  B项“转呼啦圈容易造成腰肌劳损”,直接说明转呼啦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直接加强了题干论点; A、C两项与题干观点无关;D项削弱了题干的观点。
  【例题2】交管局要求司机在通过某特定路段时。在白天也要像晚上一样使用大灯,结果发现这条路上的年事故发生率比从前降低了15%。他们得出结论说.在全市范围内都推行该项规定会同样地降低事故发生率。
  最能支持上述论断的一项是()。
  A.该测试路段在选取时包括了在该市驾车时可能遇见的多种路况
  B.由于可以选择其他路线.因此所测试路段的交通量在测试期间减少了
  C.在某些条件下。包括有雾和暴雨的条件下.大多数司机已经在白天使用了大灯
  D.司机们对在该测试路段使用大灯的要求的了解来自于在每个行驶方向上的三个显著的标牌
  解析:此题答案为A。根据题干关键词“得出结论”可知最后一句为论点,论据是对特定路段的调查结果。题干论证为:“特定路段的年事故发生率比从前降低了15%”(M)→“在全市范围内都推行该项规定会同样地降低事故发生率”(N)。
  要加强这一结论.可以通过说明特定测试路段的路况具有代表性。能使该举措在其他路段上同样适用。A项恰好说明了这一点,即指出样本具有代表性,从而加强了结论。B、C两项都削弱了结论;D项与题干论断无关。
  【例题3】研究证明,吸烟所产生的烟雾中的主要成分丙烯醛,是眼睛健康的“慢性杀手”,而橄榄油提取物羟基酪醇.能有效减缓这个“慢性杀手”给眼睛带来的伤害。由此得出结论,常吃橄榄油能够让吸烟者眼睛远离伤害。
  以下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是()。
  A.羟基酪醇易于被人体吸收
  B.橄榄油含有其他有益于人体的物质
  C.常吃橄榄油的人视力优于不经常吃的人
  D.烟雾中还含有其他对视力有伤害的物质
  解析:此题答案为A。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由此得出结论”,显然,该关键词前面的为论据,后面为论点。题干论证为:“橄榄油提取物羟基酪醇可以减缓伤害”(M)→“常吃橄榄油能够让吸烟者眼睛远离伤害”(N)。要想加强这一结论。需要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A项说明了羟基酪醇易于被人体吸收,在二者间建立起了有效的联系,加强了题干结论。B项与题干论证无关;C项中“视力”和眼睛的“健康”不是同一概念:D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题干论证。

 【例题4】英国鸟类学基金会在不久前公布了《英国鸟类状况》的报告。他们认为,全球变暖正促使鸟类调整生物钟。提前产蛋期.而上述变化会使这些鸟无法为其刚破壳而出的后代提供足够的食物。比如蓝冠山雀主要以蛾和蝴蝶的幼虫为食.而蛾或蝴蝶的产产卵时间没有相应提前。“早产”的小蓝冠山雀会在破壳后数天内持续挨饿。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最近40余年英国的平均气温不断上升
  B.很多鸟类的产蛋期确实提前了
  C.除了蛾和蝴蝶的幼虫外.蓝冠山雀很少吃其他食物
  D.蛾和蝴蝶的产卵期不同
  解析:此题答案为C。题干通过蓝冠山雀的例子来论证全球变暖正促使鸟类调整生物钟,提前产蛋期.而上述变化会使这些鸟无法为其刚破壳而出的后代提供足够的食物的观点。
  要加强题干结论.只要能够加强蓝冠山雀的实例的可靠性即可.C项指出除了蛾和蝴蝶的幼虫外,蓝冠山雀很少吃其他食物.也就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加强了题干的论证,即蓝冠山雀不吃其他食物,一旦没有这些食物,它们就要挨饿;A项英国气温上升和B项其他鸟类的产蛋期提前并不能加强题干论证;而D项蛾和蝴蝶产卵期是否相同对题干论证并无影响。
  【例题5】我们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房地产市场最大的矛盾不是供需之间的矛盾,而是百姓囊中羞涩与房价不断上涨之间的矛盾。而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房子被当做奇货可居、有利可图的商品,被房产商和手有余钱的业主一而再再而三地热炒。于是我们看到一些房产商宁愿把房子成片闲置也不愿平价或降价出售:某些富有的业主又有两三套.甚至十数套房产,而大量炒房团也应运而生。
  以下最能加强上述结论的是()。
  A.经济学家近来十分关注炒房对房价上涨的影响作用
  B.在一些内陆地区.未发生炒房现象.房价比较平稳
  C.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炒房现象虽不突出。但房价仍然居高不下
  D.一些地区拟对拥有多套房者开征土地使用费.可以有效地抑制虚假的住房需求
  解析:此题答案为B。“根源就在于”引出题干的因果关系,炒房(M)→房价不断上涨(N)。
  B项从反面说明,没有炒房现象(非M),房价不会上涨(非N),从而加强了题干结论:A项经济学家的关注不能说明两者之间一定存在联系,不能加强结论;C项削弱了题干结论;D项认为房价上涨是由于虚假的住房需求的存在,削弱了题干结论。
  点拨-
  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是考试中最常用的一种加强方式。需要找到论证成立的隐含假设,一般来说与论据和论点的关键词有关。排除他因也是常见的一种加强方式.找到其他可能影响论证成立的因素,排除即可。从反面场合加强的选项一般为否定性选项,需要特别注意否定词的出现.
  【例题6】快递公司服务范围即服务网络所能覆盖或到达的范围,是衡量快递公司竞争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快递企业提供快递服务的物质基础。服务范围决定了快递公司快件所能到达的服务区域,对于客户来说,快递公司能提供的服务范围当然是越大越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判断?
  A.许多服务范围小的快递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举步维艰
  B.大中型客户的业务范围往往非常广泛.覆盖全国各地
  C.服务网络覆盖面广的快递公司,如EMS、中铁快运等四家的营业总额超过国内市场总额的50%
  D.划分为省内和省外快件后.快递公司主要以重量计费.并不以距离计费
  解析:此题答案为D。注意题目要求的是选择“不能支持的”。题干的判断是“快递公司提供的服务范围越大越好”。
  A项说明如果服务范围小,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从反面场合加强了结论;B项指出快递公司范围越大.才越能吸引大中型客户,直接加强了结论;C项提出新的论据说明服务范围广的快递公司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加强了题干判断;D项指出快递公司主要以重量计费,并不以距离计费,属于无关项.不能支持题干判断。
  【例题7】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经常喝酸奶可降低儿童患蛀牙的风险。在此之前。也有研究人员提出酸奶可预防儿童蛀牙,还有研究显示,黄油、奶酪和牛奶对预防蛀牙并没有明显效果。虽然多喝酸奶对儿童的牙齿有保护作用,但酸奶能降低蛀牙风险的原因仍不明确。目前一种说法是酸奶中含有的蛋白质能附着在牙齿表面.从而预防有害酸侵蚀牙齿。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这项研究发现?
  A.黄油、奶酪和牛奶的蛋白质成分没有酸奶丰富.对儿童牙齿的防蛀效果不明显
  B.儿童牙龈的牙釉质处于未成熟阶段,对抗酸腐蚀的能力低.人工加糖的酸奶会增加蛀牙的风险
  C.有研究表明,儿童每周至少食用4次酸奶可将蛀牙发生率降低15%
  D.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研究酸奶对预防儿童蛀牙的作用
  解析:此题答案为C。题目中要求加强的是研究发现,首先找到这项研究发现的内容.即题干第一句话,最后一句为论据。题干论证为:“酸奶中含有的蛋白质能附着在牙齿表面.从而预防有害酸侵蚀牙齿”(M)→“经常喝酸奶可以降低儿童患蛀牙的风险”(N)。
 
 

  C项提出新的论据“儿童每周至少食用4次酸奶可降低蛀牙发生率”(P),说明酸奶可以预防蛀牙.直接加强了题干的结论。A项虽然也起到一定的加强作用,但是只是对论据起到了一定的加强作用.程度不如C项强。B项为削弱项,D项“都在研究”并不是一个确定性的结论.因此不能加强题干研究发现。
  【例题8】某国一个足球杂志报道说,30年来该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冠军都是通过假球决出来的。该杂志还给出证据说,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参赛队员告诉记者,他和他的队友曾收取了20万美元的贿赂.于是他们在一场关键性的比赛中踢假球,最终让另一支球队获胜。但是,该国足球联赛主席对这则报道讲行了反驳。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对主席予以支持的是()。
  A.该足球杂志曾数次刊发不实报道
  B.该国足球联赛对踢假球行为处罚极重,所以一般不会出现踢假球事件
  C.即使那场比赛中踢假球事件是真的,也不能断定甲级联赛的冠军是通过假球决出来的,否则联赛也不会举办30年
  D.通过近期一次全国性的调查,并没有发现足够影响冠军的归属的假球案件
  解析:此题答案为C。题干要求支持联赛主席的观点,也就是要削弱足球杂志的观点,杂志通过一个实例说明“30年来该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冠军都是通过假球决出来的”的观点。
  要加强这一结论.即削弱杂志的报道,就要说明杂志所给,出的证据不足以得出其结论。C项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削弱了杂志的论点,也就加强了联赛主席的观点。A项“数次刊发”不代表这次报道就是不实报道:B项“一般不会”的加强程度很弱;D项近期的调查并不能说明30年来甲级联赛的情况,支持程度太弱。
  点拨
  有些题目从题干来看是加强型题目,而实际上却可以通过削弱型题目的解题方法来做,这类题目的题干一般存在两个观点。如此题,表面上是要加强联赛主席的观点,实际上是要削弱杂志的观点。
  三、前提型题目
  前提型题目也是事业单位考试中会出现的一种题目类型,和加强型题目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有区别。
  (一)前提型题目题型特点
  前提型题目一般是在题干给出了某一论据和结论,但由该论据不足以推出结论,还需要补充一个新的论据.在两者共同的作用下,才能保证论证的正确性。
  要想做好前提型的题目,要先辨别出哪些题目属于前提型。在考试中,前提型的题目有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上述推论最可能基于下列哪项假设?”“下列哪项是以上论述所需要的前提?”“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上述推断才是必然可靠的?”
  “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假设必须为真的一项是:”
  “上述论断是建立在以下哪项的假设上的?”
  注:前提型题目和加强型题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实际上,前提型题目是一种比较苛刻的加强型题目.它要求选项所补充的前提必须是该论证成立的必要条件,否则将无法推出结论。而加强型题目的论据既可以是结论的必要条件,也可以是充分条件,或者仅仅是对结论起加强作用即可。
  (二)前提型题目解题方法
  前提型题目其实就是补充论据,其解题方法与前面所讲的加强型题目类似。大家在解题时,可以先分析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出题干论述中所缺少的论据,或将选项代入,找出使论证成立所必须假设的一项,即为正确答案。
  (三)前提型题目解题步骤
  (1)仔细阅读题干,弄清楚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其中的漏洞;(2)分析选项,排除那些明显不能弥补题干漏洞的选项;
  (3)用反向代入法来验证那些可能正确的选项。
  反向代入法是指将选项的否定代入题干,即假设该选项不成立,验证题干结论是否成立,如果不成立则为正确答案。
  【例题1】据某知名房产中介机构统计,2010年9月份第二周全国十大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量总体呈上涨趋势.并且与8月第二周相比上涨幅度更明显,如果没有其他因素抑制,按照这种趋势发展,9月份或将创新政以来最高水平。虽然现在还不能确认楼市完全回暖,但未来楼价调控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下列最有可能是上述论证前提假设的是()。
  A.炒房者将资金大量投入楼市
  B.国家对楼价的调控手段不足
  C.消费者对房子的购买热情没有减退
  D.楼市成交量晦掺裳会带动楼价的上涨
  解析:此题答案为D。题干没有明显的关键词,但是统计数据一般来说是作为论据出现的。因此,题干论证为:“成交量总体呈上涨趋势”(M) →“未来楼价调控的压力还是很大的”(N)。
  要使题干论证成立,需要在“成交量总体呈上涨趋势”(M)和“未来楼价调控的压力还是很大的”(N)之间建立联系。因此,需要假设“楼市成交量的增长会带动楼价的上涨”(P),即D项。A、B、C三项不能说明楼市成交量上涨和楼价之间的联系。
  【例题2】合成氨基酸特性与20种标准氨基酸不同,将这些合成氨基酸整合进入蛋白质中,可以系统地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然而,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只能做到一次将一个合成氨基酸整合进一个蛋白质中,因此一次只能改变蛋白质的一种特性。
  下列哪项是以上论述所需要的前提?
  A.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就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生物学特性
  B.研究人员一次只能改变一个蛋白质的结构
  C.一个合成氨基酸只能改变蛋白质的一种结构
  D.一个合成氨基酸只能改变蛋白质的一种特性解析:此题答案为D。题干关键词为“因此”。题干论证为:“只能做到一次将一个合成氨基酸整合进
  一个蛋白质中”(M)→“一次只能改变蛋白质的一种特性”(N)。
  要使题干推理成立,需要在“一个合成氨基酸”与“改变蛋白质的一种特性”之间建立联系。D项指出“一个合成氨基酸只能改变蛋白质的一种特性”,在前提和结论间起到“搭桥”的作用,是题干所必须假设的。A项没有体现数量对应关系,不能以此为前提得出结论;B、C两项都仅涉及蛋白质的结构,与改变蛋白质特性无关。
  【例题3】两组学生,其中一组参加了古文训练班,另一组没有参加。在语文考试中,参加过古文训练班的学生比那些没有参加过的学生的平均分数高很多,因此 ,要想让学生在语文考试中的成绩提高,就必须让他们参加古文训练班。
  下列是上述论证依赖的假设的是()。
  A.很多学生参加了古文训练班
  B.学生的父母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古文知识
  C.语文成绩的提高与参加古文训练班没有必然的联系
  D.只有参加古文训练才能够提高语文成绩
  解析:此题答案为D。“因此”前后分别是题干论证的论据和论点。其论证为:“参加过古文训练班的学生比那些没有参加过的语文考试的平均分高很多”(M)_“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必须参加古文训练班”(N)。要使该结论成立.需要在“参加古文训练班”和“提高语文成绩”之间建立联系。只有D项通过假设“只有参加古文训练才能够提高语文成绩”。使得结论成立。A项与提高成绩无关;B项“学生的父母”在题干中没有提及,是无关项;C项若作为前提.无法得到题干结论。
  点拨
  在前提型题目中,有很大一部分题目的论据和论点之间存在明显的跳跃,正确答案是通过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时得到的。通过上面的例题我们也可以发现,所需要的前提是与题干中的论据和论点中的关键概念有关的,除此之外还要想清楚两者的关系究竟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如例题3中的C项和D项。

 

  【例题4】作家在其晚期的作品中没有像其早期那样严格遵守小说结构的成规。由于最近发现的一部他的小说的结构像他早期的作品一样严格地遵守了那些成规,因此该作品一定创作于他的早期。上面论述所依据的假设是()。
  A.作家在其创作晚期比早期更不愿意打破某种成规
  B.随着创作的发展.作家日益意识不到其小说结构的成规
  C.在其职业生涯晚期.该作家是其时代唯一有意打破小说结构成规的作家
  D.作家在其创作生涯的晚期没有写过任何模仿其早期作品风格的小说
  解析:此题答案为D。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由于”后面的为论据,“因此”后面的是论点。题干论证为:“早期作品严格遵守了小说结构成规,且这篇小说像早期作品一样遵守了成规”(M)→“该作品一定创作于早期”(N)。
  要推出“该作品创作于早期”的结论。就要排除作品是晚期写的可能性.D项指出作家在创作晚期没有写过任何模仿其早期作品风格的小说.是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在晚期时写过模仿早期作品风格的小说,则作品也可能是晚期的。A项否定了题干给出的条件,削弱了结论;以B、C两项作为假设都不能得出结论。
  【例题5】虎山长城遗址除一号台址发现很少的残砖之外,其他地方均没有发现城砖。虎山村及附近村庄也没有从长城上拆下城砖用于民房建筑的情况。由此可推测,虎山长城用砖是极少的。
  上述推测还需要隐含哪一项假设?
  A.当地县志记载虎山长城是夯土筑成
  B.虎山长城遗址附近没有发现古砖窑
  C.此地山高坡陡.城砖难以运进运出
  D.此地土质极差,不适宜烧制长城用砖
  解析:此题答案为C。题干的观点是:虎山长城用砖是极少的。依据是:发现的残砖很少,且附近村
  庄也没有用城砖建民房。
  要使题干论证成立。需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即需要保证城砖不会被运出去,因此C项是题干论证成立所必须假设的。否则题干结论不能成立。A项即使为假,即虎山长城不是由夯土筑成,也不代表其用砖就多,不影响题干结论的成立:B、D两项都不是题干隐含的假设。
  点拨
  通过排除其他因素的方式来保证M_N这个论证的成立,也是前提型题目的常用解题方法。通过上面的例题可以发现,题目的论证过程大多是由调查、数据、研究或实验等而得出的解释型结论为主:而正确选项多以否定形式出现。
  【例题6】面试在求职过程中非常重要。经过面试,如果应聘者的个性不适合待聘工作的要求,则不可能被录用。
  以上论断是建立在哪项假设的基础上的?
  A.必须经过面试才能取得工作,这是Z-商界的规矩B.面试主持者能够准确地分辨出哪些个性是工作所需要的C.面试的唯一目的就是测试应聘者的个性
  D.若一个人的个性适合工作的要求,他就一定被录用
  解析:此题答案为8。题干最后一句即为结论,即如果应试者的个性不适合待聘工作的要求,则不可能被录用。
  要使该结论成立,要求面试主持者能够分辨出哪些个性是工作所需要的,否则,就无法知道应聘者的个性是否适合待聘工作的要求,题干结论就没有意义,因此B项是题干论证的前提。
  点拨。
  若前提型题目的题干是对一项评估或测试的结果的论证,正确选项一般是能够使推论可_行的选项。
  四、解释型题目
  (一)解释型题目题型特点
  解释.就是用一些道理,来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或者事物发展的规律等,实质上是为了更进一步地论证推理的正确性。
  在考试中.解释型题目的特点是,题干给出某一个事实或论证的描述,要求从选项中找出最能够合理地说明题干中所述的选项,题干中的描述大多是一个结论、现象、矛盾或差异。
  要做好解释型的题目,首先要先辨别出哪些题目属于解释型。在考试中,解释型的题目主要有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以下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则哪项最可能造成上述结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行为?”
  注:有一类题目,虽然在题干中也提到了“解释”二字,但它并不是解释型题目,例如“以下哪项最能削弱上述解释?”这类题目就是削弱型题目;再如“上述论断最适宜解释以下哪种情况?”解释型题目是用选项解释题干,而这类题目是用题干解释选项,属于非常规的可能性推理题目。
  (二)解释型题目解题方法
  解释型题目实际上通过一种现象,来解释另一种的合理性,即题干的结果为什么发生,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等。它所考查的不仅仅是逻辑性思维,还有常识性思维。
  在解题时.我们要运用理性思维,找出一个常识性的选项来达到解释题干合理性的效果。因此,常常需要引入一个新概念来达到解释说明的作用,而这与前提型、结论型题目是有所区别的。
  (三)解释型题目解题步骤
  (1)弄清楚题干中所提出的矛盾或现象是什么;
  (2)找出选项中与论述的情景有关,并且能说明矛盾存在的原因或包容矛盾双方事实的选项;
  (3)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责任编辑:YZ教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推荐内容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