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访问 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 > 正文

语哲教育申论热点:文明旅行

时间:2013-08-24 08:05 来源:未知 作者:YZ教育 阅读:

 

 

花甲背包客张广柱与王钟津谈文明旅行观

旅行,请把文明装进背包

 

本报记者 王 珂
《 人民日报 》( 2013年08月24日   04 版)
 
 

  张广柱和王钟津,是一对生活在北京的普通老夫妇。从2008年开始,他们自助游览了欧洲、北美、南美的数十个国家,这对“花甲背包客”已成为了背包客中的传奇。多年在路上的他们,行走于不同文化之间,学着将文明装进背包。

  拿什么证明自己来过?“把美景留在心里,比刻在景点更有意义。”张广柱和王钟津说,景区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很多都是破坏了就不可逆的。如果想要留念,完全可以购买当地的画册,比自己的留影还要漂亮。

  几年时间,这对花甲背包客游览了多地自然风光或人文古迹。在体会美感与震撼的同时,他们始终把“不带走什么,不留下什么,甚至不去触碰”作为自己的信条。他们认为,这是对“美”的最大尊重。“人们在旅途中试着与历史对话,听自然诉说,以期望寻求心灵的净化。如果在寻找的过程中丢弃文明,那岂不是舍本逐末?”

  每到一个地方旅游,张广柱和王钟津都当成是到别人家里做客,总是怀着尊重对方的心态。“教堂对国外很多地方来说是很神圣的地方,在教堂里大声喧哗是一件很不礼貌的事。即使我们不信仰,但到了这种地方,不妨平心静气地去感受,了解对方的宗教文化,也是一种难得的交流机会。”

  张广柱和王钟津坦言:在国外旅行,不同国家的风俗禁忌确实让人头疼,尤其是对记性不太好的老年人,更是一种挑战。比如,竖大拇指在国内被认为是称赞,但在希腊、俄罗斯的意思是“滚开!”;在国内,问路不用区分性别,但是在印度,是不能找异性问路的;在国内,抚摸孩子的头部代表关心和亲切,但是在泰国,千万不可以摸小孩的头部……这些文化差异,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慢慢熟悉。

  有了多次出游经历后,两位老人对国人旅行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深感忧虑。今年5月,国内游客在埃及景点刻字事件引起全民聚焦之际,花甲背包客和中青旅联手,在微博上发起了《与其讨伐“到此一游”,不如你来分享文明旅游》的网络征集活动,贡献出他们多年旅行的经验和智慧,引导游客文明出游。

  “不乱丢垃圾、不乱涂乱刻、排队、不大声喧哗是讲文明,但文明其实不止于此。”这对花甲背包客说,行走在不同文明之间没有统一的规则,唯一的规则就是尊重——尊重不同的文化,就是文明。

  

  点评:“每到一个地方旅游,就当成是到人家家里做客”,张广柱、王钟津,这对普普通通老夫妇,以朴朴素素的话语、点点滴滴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一对典型的文明旅游者形象。国人走出国门就代表着中国,作为五千年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带出国的不应该只是消费力,还应该展示出国人健康文明的素质以及良好的国际形象。“自重者,人恒重之”,做一名彬彬有礼的游客并不困难,关键看是否把尊重放在心上。如果我们人人心里都能绷紧这根“弦”,时刻提醒自己,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将会有很大提升。

 

 

文明出游倡议书

 

 

  从埃及神庙刻字到法国卢浮宫泡脚,聚光灯下,中国人出游的文明素质成为热议话题,本报也连续推出“携带文明出国门”系列报道,集思广益,寻求共识,引导公民强化出游文明意识,提升文明旅游素质。

  8月23日,省文明办、省旅游局、浙江日报在全省旅游系统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会议上联合发起文明出游倡议。倡议是为了让每一个游客认识到尊德守礼是“平安牌”、“通行证”,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

  倡议发起后,我省还将进一步普及《旅游法》,对出境旅游进行全程教育,开展“最美导游”、“最美游客”等“最美人物”评创活动,传播文明旅游正能量,“加强管理”和“建章立制”齐头并进,明确责任义务,加强旅游行业自律,建立问责制度、信息记录制度和监督机制。

  文明出游,从点滴做起,才能真正重塑我们的文明自信。

  出境游是一面镜子,中国人在走世界看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感知中国、了解中国。我国去年出境旅游人数超过8300万人次,是全球出境旅游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浙江省又是出境游大省,2012年,我省各旅行社共组织出境游客160.6万人次,同比增长26.7%。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一言一行代表国家形象,体现中国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修养。增强文明出游意识,提升文明旅游素质,是每位游客和旅游从业者共同的责任。

  境外文明行为的养成在境内,境内旅游与境外旅游是一个整体。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强化文明出游意识”的号召,我们向所有出游游客、从业人员和旅行社发出如下倡议:

  一

  广大游客知礼守礼、文明游览。尤其在公民出境旅游中,不仅代表自己,更关乎国家形象。每位游客都应遵守法律,恪守公德,讲究礼仪,爱护环境,尊重旅游目的地文化习俗,以文明言行举止为自己加分,做文明礼仪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二

  旅游从业者履职尽责、率先垂范。尤其是从事出境旅游的旅行社和所有领队、导游,要率先践行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颁布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为指南》,以自身文明言行示范带动游客。切实履行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的职责,做好行前说明培训、行中提醒引导、返程总结提高,及时劝阻游客不文明行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争做“最美”领队、“最美”导游、“最美”旅游形象大使。

  三

  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创新风。要扶正祛邪,弘扬正气,社会各界要对有损国格、违背公德的出境游不文明行为说“不”,用公众监督的力量推动文明旅游风尚形成,加强社会监督,建立投诉举报受理机制,社会各方面一起努力,共同营造文明旅游的良好风尚。

  文明出游,做最美浙江人。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提升出境旅游文明素质,展示文明中国、礼仪之邦风采,增加国家软实力,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浙江省文明办

  浙江省旅游局 浙江日报

  2013年8月23日

 

 

有这样一种美

 

 

  吴孟婕

  “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在由省文明办、省旅游局、浙江日报共同发起的《文明出游倡议书》右下角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文明,作为一种细节、责任和追求,在这个收获季节的开端,被定格。

  这一切,始于8月上旬一位旅行社出境领队写给本报编辑部的来信。信中那句“请与文明同行”的呼吁,引发了读者的共鸣、社会的广泛思考和讨论。

  半个多月来,借由学生纯净的眼睛和“不文明事件面面观”,我们把出境游中的种种不文明现象透视得更清晰。“插队现象”、“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有时候,看到听到这些“小事”确实让人气馁,人与人、人与风景的关系难道只是这样而已?

  有人说,中国旅游团有一个特点,无论主场客场,声音大得好像再也听不见别的声音,充满了各种自信,也不管周围的人是否捂上了耳朵。其实,“大”未必佳,如何把“中国大声音”进化成“中国好声音”,如何做一名“合格旅游者”,让提升公民素质成为“发展必修课”,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于是,又有了一场涉及教育、素养、规范的“圆桌谈”。针对以上种种“斯文扫地”,专家学者提出回归“礼仪之邦”与“传统文化”的必要,建立“文化教养”与“人文价值”的急需。因为,中国之“大”,除了土地之“广”、人口之“众”、经济之“富”以及军事之“强”,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即文化与文明之“文”;也因为,中国只有成为一个“斯文”的“大国”,人民才能真正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中国也才会在世界各国由衷的赞叹与仰视中真正“崛起”。

  倡议书不是终点,重要的是,我们想通过这组策划,与读者探讨一种打开世界之窗、欣赏世界之美的方法。

  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便是种下一朵小小的花,也需要付出长时间的浇灌和努力。而当我们沉浸其中的时候,就成了流动的风景,每个人都会享受到付出与回报的快乐。

  请这样想想看——在发现美、感受美的旅途中,我们萍水相逢、风险共担,有时风雨共济。目的地到了,车门一开,彼此间的缘分或许戛然而止。

  但不要忽视这样的“小事”——即便是在乘车、参观的短短几十分钟里,每个人都是一扇窗,展示的是国家的形象和软实力;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和性格之间,如果存在不和谐音,就是一堵墙,阻挡了墙那边的风景,局限了视野,削弱了旅行的意义。

  甚至,你还可以创造美。

  就在不久前,深圳女子傅珠丽在香港会展中心捡到一包钻石,尽管喜欢珠宝、经常旁听一些珠宝鉴赏课程,她却对这些价值2亿元人民币的3公斤钻石说了“不”,站在原地等了失主两小时。

  “69%的妇女和儿童活了下来,而男乘客只有17%得以生还”,这是100年前发生海难沉入大西洋的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奉献给世界的一条文明守则。

  “这条船不会有任何一个女性因我抢占了救生艇的位置而剩在甲板上。”在由一队乐师镇定奏出的悠扬乐曲的伴奏下,银行大亨古根海姆穿上华丽的晚礼服:“我要死得体面,像一个绅士。”

  这样的刹那,这样的时刻,感动我们的不仅是“不为所动”、不仅是“舍己为人”,更是那份光荣、自豪和仪表堂堂的人性美。

  一次旅行很短,生活很长。最终,目光还是要回到我们熟悉的地方——提升全省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做最美浙江人。因为,文明不仅与旅游有关,它也是每一个普通人承载幸福生活的容器。文明境外游,“功夫”在境内,融入在语意丰富的温暖镜头里,潜移默化在努力向善的社会风尚和群众性的价值觉醒中。

  “务实、守信、崇学、向善”、“入乡随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请不要忽视日常生活中默默流淌、持续的美,这些朴素而庄重的人生法则,正是危急时刻绽放“最美”的精神动力。

  走出国门前,把文明装进背包。旅途中,不妨用一种更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去接受、去包容。就像秋天金黄的稻穗,往往越成熟越饱满,头就垂得越低。尽管如此,没有人会错过这道风景。

  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这只是一个开始。

 

(责任编辑:YZ教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