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保证公平透明市场
5月19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公开发布其重大课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一揽子方案》的第一个子课题报告——《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 TO )以来的实践和发展表明,大凡开放不足而保护过度的产业或领域,往往改革发展相对滞后,创新能力不强,竞争力差,农业和电信业即为其中典型。
以电信业为例,该行业在对外开放中一直备受保护,以制度与垄断资源建立壁垒,导致开放不足,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巨头常年稳居霸主地位,行业三足鼎立之势十分坚固,形成了典型的寡头垄断局面。如报告所示,自加入WTO以来电信业扩张速度亦很快,但其市场竞争程度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竞争力提升与服务质量亦广受诟病。
由制度造成的过度保护形成的垄断,带来的是必然的低效率与夸张的超额收益。前年曾有媒体报道,来自权威CD N服务提供商Akam ai的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年底中国大陆互联网接入速率为1.4M bit,国际排名降到了第90位;同年12月,D C C 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中国宽带用户调查》中指出,宽带名义速度与实际不符,且中国内地固定宽带用户上网1M带宽每月费用实际折合13.13美元(约83元人民币),是越南的3倍、美国的4倍、韩国的29倍、中国香港的469倍。“假宽带”引发全国8亿网民不满爆发,“最贵的网费,最慢的宽带”等大量吐槽遍布网络。
其实,国家对电信业尤其是宽带化的发展投入不可谓不大,近年更提出了“宽带中国战略”,但低效高价的状况却并未得到改变,归根结底,仍是垄断过度而开放不足的问题。在宽带领域,国际通行的做法是采取网络中立,即裁判对运动员需在价格上保持独立,不可厚此薄彼,而我国则是网业合一,电信运营商既当裁判又上场踢球,自然凡事以自身利益为先对别家实施价格歧视。2011年11月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在中央电视台宣称,其正对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涉嫌宽带接入垄断展开反垄断调查,这被称为“反垄断第一案”的调查曾引来太多期待,最终却以电信、联通主动提出终止调查认错整改而草草收场,传言的200亿重罚亦自然不了了之,可见垄断利益之固结。网业合一及其造成的垄断现状,是得到了行政法规保护的,无须考虑竞争已可坐享市场支配者地位,这就注定了电信业的发展先天畸形。只要这一核心状况得不到改变,则垄断带来的低效高价就不可能消失。根据国际电信联盟《2012年衡量信息社会发展》报告,按照由11个指标综合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指数来衡量,中国发展水平列全球第78位,其资费则是第一名韩国的124倍;世界宽带平均网速大概为100兆/秒,而中国网速仅为其1%~2%。
改革开放30年来,开放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带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开放的好处毋庸赘言。尤其是入世之后,此前担心的行业冲击并未出现,反而如报告所指,开放程度较高的汽车与金融业发展蓬勃,而开放参与率低的农业、电信业则发展滞后,更证明开放的必要性。然而,开放并不应仅局限于对外国、外资开放,亦应重视对外地及体制外的机构、资本开放,即传统定义中的对内开放。开放的内涵在于扩大资源交换的范围,以竞争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效果,就目前各行业的垄断状况及对体制外资本的限制来看,对内开放甚至比对外开放更为迫切。
开放脚步迟缓阻碍市场竞争,更阻碍了行业发展,电信业已是典型。不欲其他行业步电信业后尘,则应在重视对外开放的同时促进对内开放,落实非公经济36条,解除核心领域的进入壁垒,建立健全的产权制度、以法治保证多元经营主体在市场中受到平等对待,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和同等竞争的体制环境。
(责任编辑:YZ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