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拿什么去救赎环境
一个是大文豪,一个是著名企业家,但两人都有深邃的思想。他们最为关注的价值指向是如此的不约而同,他们那能穿透未来的思想预测不能不引起人们足够深思。
让水清澈,让天空湛蓝,让粮食安全。马云最近告别演讲,忽然单膝下跪,诚意拜托大家,引起全场惊呼。
维持人类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是空气、阳光、食物和水,其他的都是奢侈品。莫言在题为《悠着点,慢着点》文学论坛演讲中,用文学语言直白告诫人们。
把一个什么样的地球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刚刚结束的杭州太湖文化论坛,向全世界郑重提出这一日益紧迫的重大命题。
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让人们破坏成何种程度?人们寻觅一条可以游泳的小河已颇觉稀奇,如要再见到一条清澈奔腾的河流那更是奢侈。过去人们尽管食不果腹但从来不要担心病从口入,现在山珍海味常常吃但时时会担忧是不是安全呢?要说现在财富比过去不知增加几十甚至几百倍,但过去到处都能呼吸到的新鲜空气现在让位给浑浊颗粒物灰尘了。198个地市近六成地下水质为“差”,74个城市PM2.5超标天数近一半,“毒奶粉”、“毒大米”、“毒生姜”等危害食品的单子不断在拉长。
悲剧的严重性表现在,它不是单个人在破坏环境,而是群体性复数的人们在破坏环境。是人们把环境污染,最终还得靠人们去重新治理,我们不得不选择现代汉语词典还尚未收录的“救赎”一词来警示人们。救赎,往往是对自己犯下罪行过错的赎回。人们对环境欠下的罪行,只有自己去救赎,别无他途。
让人们懂得更多更深刻的道理,救赎环境首先始于救赎人们的灵魂。任何破坏践踏环境之行为,无一不是人们贪婪灵魂所导致。因为人们的贪欲和贪婪,才会不惜毁坏自己家园甚至于谋财害命。毁坏环境是人们的行为,支配人们这一行为的是贪婪灵魂。要让人们懂得,单个人的贪婪并不可怕,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性的贪婪却是毁灭性的;侵害单个人利益的贪婪固然不可取,毁坏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贪婪那是绝对不可饶恕的;人们获取财富的欲望是无穷尽的,但任何毁坏空气、食物和水的贪婪是一丝一毫不能生长的。让人们的贪欲贪婪有所收敛,始终是人类社会的共同命题和挑战。只有最终遏制住人们在毁坏环境上的贪婪行为,才能最终救赎环境,还人类生存一个纯净环境。
让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特别是让市场经济更快成为法治经济,我们才能有效地遏制住人们的贪婪,才能最终救赎环境。市场经济绝对是个好东西,是经济发展神奇的力量。但市场经济也让人们成为利益的博弈者,利益博弈自然会把人们的自私、贪婪、不诚信等丑陋灵魂更大程度释放出来。这种贪婪会让人们丧失天良,鬼迷心窍,什么谋财害命的事都会干出来。在市场经济还没有充分发育,在市场经济还没有成为法治经济,在工业化还没有完成的今天,人们的贪婪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往往比较严重。唯有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加速市场经济进入法治轨道,把人们的利益博弈关进法律笼子里,人们对环境掠夺性的贪婪才能收敛,我们才能最终救赎环境。
从国家层面重新审视发展模式,让社会更加理智看待发展速度,我们才能从源头上和主流面上真正拯救环境。环境日益恶化,不仅是人们的行为,更有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在内的国家元素在起作用。环境破坏与发展模式紧密相联。建立在掠夺资源和牺牲环境基础上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执政者在国家层面早就形成共识。科学发展、转型升级,就是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但历史发展惯性并不会因为一个战略提出就能停下脚步的。由各级政府共同组成的国家层面,需拿出更大勇气、决心和智慧,让发展方式真正实现转变,才能从源头上遏制住环境破坏。
同时,让社会、人们更加理性看待发展速度。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刚刚从温饱中走出来,加快发展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发展速度过快势必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掠夺资源和伤害环境。我们在享受着快速发展给大家带来物质富裕的同时,也在吞咽当下难以忍受的空气、食品和水质不安全的苦果。我们还没有只要享受富裕而不要品味苦果的能力。所幸,国家、社会、人们对发展速度认知更趋理性和智慧。国家层面已经明确发出从高速增长转换到适中增长的清晰信号。在保护好环境的前提下,增长速度宁愿慢一点,我们也是可以忍受的。相信这个转变,会大大减缓环境的承受力,为人们救赎环境赢得时间和主动权。
救赎环境,最直接最有力的手段是法律。毁坏环境,就是毁坏共同家园。生产销售伪劣毒食品,就是谋财害命。如此大敌、大害、大罪,道德力量不足以救赎,唯有法律坚决打击,才能遏制罪行发生。法律不能太温柔,应彰显利器刚性。在法律程序范围内,该倾家荡产就应倾家荡产,该杀头就杀头。重典之下,贪婪者才会惧而却歩,犯罪者才会有所收敛,我们才能把自己毁坏的环境重新赎回。
呼吸新鲜空气,仰望蓝天白云,喝上纯净之水,品尝安全食品,乃是人类生存发展之底线。浑浊空气,污染水质,危害食品,正在毁坏我们生活环境,正在损害我们身体健康,正在吞噬我们发展果实,正在让我们财富积累增长变得没有意义。救赎环境,触动灵魂,触及利益。救赎之路,漫长且艰难,但我们不能放弃努力。因为,这不仅仅是救他人,同时也是救自己。政府、企业、社会、个人都在同一条船上,我们需要拿出决心,拿出智慧,拿出能力,共同来救赎环境。
(责任编辑:YZ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