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访问 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 > 正文

冰冷的“禁驾令”缺乏政策温情

时间:2013-01-26 14:43 来源:未知 作者:YZ教育 阅读:

 

 

冰冷的“禁驾令”缺乏政策温情

  王旭东

  “禁驾令”赋予《乡愁》新内涵——“小时候,乡愁是一张薄薄的禁令,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确实,出租车承担着部分城市公共交通之责,的哥可以适度作出牺牲,“舍小家,为大家”,可是,母亲的呼唤,团聚的期待,思乡的渴望,春节的诱惑,谁解此愁?一道“禁驾令”,几多坎坷路。政府部门决策的取舍,出租的哥的舍得,没有形成同频共振,导致禁令让的哥心寒,令网友围观。官方的解释或有些许道理,可是并未眷顾的哥的春节情结。强制执行禁令疑似“公权出轨”。

  冰冷的禁令缺乏政策温情。“禁驾令”的出台,应该是没有征求过草民意见,尤其是准备驾出租回乡的哥的意见,方显草率。由于政策制定的程序“跑偏”,导致政策生成的实体“出轨”。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程序正义是为实现实体公正的目标的子目标,实现实体公正是通过制定法律制度,规定实体公正的维护机关的工作程序,以程序公正最终促进实现实体公正。程序“失之毫厘”,禁令“谬以千里”。这或是“禁驾令”最大的软肋、最明显的失误。

  “禁驾令”不能顾此失彼。这里面涉及到政策伦理问题。伦理是公共政策的内在诉求。公共政策不仅应关心政策的具体目标,而且要追求对人类公共生活的伦理关怀。顾及到春节期间城市公共交通,亦要兼顾的哥的利益,伦理关怀理应全覆盖。不能形成“零和博弈”,而应该集思广益、集中智慧,以期达到“正和博弈”。

  禁令思维就是僵化思维。习惯于闭门造车、发号施令、强制执行,毋庸置疑,这是传统而陈旧的行政思维方式,在健全市场经济体系的背景下,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背景下,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背景下,早已不合时宜,应该摒弃。不妨换一个思维方式,就春节期间的哥的去留问题展开民意调查,让公众出谋划策,让网友拍砖灌水。眼下,离春节还有时日,别忙着下定论,何不将“禁驾令”提请市民讨论呢?让民意上车,让民智入座,让民愿搭乘,更有可能驶上和谐路

(责任编辑:YZ教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