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访问 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指导 > 正文

语哲教育面试热点:打车软件

时间:2014-05-29 11:02 来源:未知 作者:YZ教育 阅读:

目前,我国共有出租汽车134万辆,年客运量达401亿人次。打车软件最火时,日均接单量超过1000万,现在每天也有约300万人次使用打车软件。对这一创新的互联网服务模式,政府到底该不该管,如何管?

 

语哲教育参考答案

加强出租车运营监管,有利于行业有序发展。这样看来,建立出租车电召服务统一平台似乎合情合理。然而,规范一个行业的发展,是否只能靠“统”值得深思,“统一的车载终端”由谁“统”也是个问题。

用手机软件打车是一项新兴事物。打车软件风行以来,既方便了乘客有计划出行,也降低了出租车空驶率,受到普遍欢迎。当然,新兴事物不可能完美,比如有人提出的“扰乱价格秩序、影响行车安全、助长非法经营”等问题,就需要研究解决。

把所有电召软件统一到一个平台,可能有利于保障行车安全,也方便监管。不过,“统”并不一定能治百病。主管部门需要的是既要看到“统”的好处,也应当聆听市场主体的一些顾虑,防止产生过多的消极作用。

众所周知,以“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为主的打车软件通过大规模奖励政策,确立了市场竞争优势。统一接入所有打车软件,会不会抹杀不同产品的竞争优势?会否影响到软件业争相提高服务创新的动力?

再则,统一平台由谁来经营管理?由谁来监督服务质量?如果是政府统一调度,如何确保所有软件公平竞争?在推出统一平台之前,这都是需要考虑和回答的问题。

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经过充分讨论的政策才更加符合市场规律,也更容易为市场所接受。中国改革行逾三十五年,今年又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当前改革的关键所在。具体到出租车行业也是如此。

当然,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决不意味着否定政府作用,管好、管到位是政府这个“守夜人”的职责。把自己不该管的都交给市场,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才能更好地腾出手去管好该管的。小到打车软件,大到体制改革,道理都是如此。

 

(责任编辑:YZ教育)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