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访问 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指导 > 正文

语哲面试热点:蝴蝶之痛谁该反思?

时间:2014-05-28 07:59 来源:未知 作者:YZ教育 阅读:

 

 

 

 

  

  日前,河南省南召县举办首届蝴蝶节,在其推出的“蝴蝶仙子”身上,穿着上百只活蝴蝶点缀的衣服,蝴蝶被钢针直接扎死在洁白的石榴裙上,有些蝴蝶还在颤抖,可谓是实至名归的“蝴蝶劫”。一个个美丽的生命瞬间灰飞烟灭,为蝴蝶仙子作出“牺牲”,为吸引游人作出“贡献”,为景区繁荣“死而后已”。旅游经济、节庆经济,一切为了经济,为了一切经济,为了经济一切。发展经济不相信蝴蝶的眼泪,这种长期存在的发展模式和付出的环境代价,与生态文明背道而驰,与“自然”道德观失之交臂,与尊重生命渐行渐远,而环境的“报复”早已接踵而至。

  早有人断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福祸相依的。”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范畴中的“以人为本”,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社会是人与大自然矛盾运动的伟大成果。德国伟大哲学家康德有句永恒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头上的星空,大自然也;心中的道德定律,人类的自律。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并且在社会进步与发展进程中,越来越显得重要与关键。这从广义上讲,是基于人的理性、发展的理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要保留人与自然各自的属性。人类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自身的理性不能丢,源于自然的秉性不能改,这样才能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理性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人一旦丧失理性就会滥开发,而大自然的报复会来得更汹涌,这是一个有理论、有实践、有教训的事实。

  蝴蝶之痛,也是经济发展之痛;蝴蝶之殇,也是经济发展之伤。有人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善待大自然,切实保护环境,不妨从敬畏大自然与感恩大自然开始,给经济发展“疗伤”,为科学发展“加油”,让经济转型升级“滋润”,并且马上践行,以“蝴蝶效应”带动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YZ教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