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哲面试热点:离婚择校的尴尬怎么化解
据《现代快报》报道,在不允许跨区择校的严规下,近期南京有名校的地区出现“突击离婚”现象,父母为了孩子上一所更好的学校突然办离婚证,迁回住在名校学区房的老人名下。
前不久,新华社曾报道一些地方因为推行“免试就近入学”,好多家长不惜以天价购买名校学区房。现在南京的“突击离婚”,则是另一种为择校而上演的疯狂之举。也许这些做法是少数家长无奈、非理性,有时甚至是无效的选择,但还是反映出相关政策的制订,存在考虑不周的地方。
简而言之,当一个地方没有在均衡教育资源上做足功夫,不允许跨区择校就会引发新问题;不从长远设计好实现教育均衡的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仅仅强调划片就近入学,是不可持续的,是难以走通的“捷径”。
也许有人说,教育资源均衡说易行难,短时间很难做到。但实际上,最难的不是均衡本身,是怎么转换相关部门的思维。长期以来,相关部门习惯于用行政指令解决问题,不善于或不注重建立并运用机制解决问题。
就优质学校而言,正是由于现有的政府与学校关系,决定着学校是某一地政府的“下属”,被行政管辖条块分割,使得优质学校资源不能通过正常途径增长、流动与共享。举例而言,一个城市A区的好学校资源,为什么总是没办法流动到B区?从需求来说,B区的家长乃至政府部门,肯定愿意付出优厚条件,问题出在机制。现实中,有些教师往往只能去“好学校”,才能得到职称、待遇等方面的提升,为什么政府部门不能给“差学校”更多空间?
若能切实做到管办分离,由法人董事会管理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就可能实现良性的流动。如果师资、资金、设备及其他资源,更尊重市场和教育规律,打破利益阻隔就是迟早的事。
不久前,教育部通知要求19个城市,在2015年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离婚择校”是提醒,相关部门转变思维,切实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就近入学”在执行中才不会走样。
(责任编辑:YZ教育)
- ·2022年6月25日浙江事业单位统考面
- ·2021年10月31日浙江省事业单位统
- ·2021年5月15日浙江省事业单位统考
- ·2020年8月22日浙江事业单位统考面
- ·2019年11月30日浙江事业单位统考
- ·2018年11月17日浙江事业单位统考
- ·2018年6月2日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
- ·2017年11月11日浙江事业单位统考
- ·2017年7月1日浙江省事业单位统考
- ·2016年11月12日浙江省事业单位统
- ·2016年6月11日浙江省事业单位统考
- ·2015年6月20日浙江事业单位面试真
- ·2014年浙江事业单位面试真题
- ·幼儿园何不多过传统节日
- ·培养对经典的温情与敬意
- ·古诗文“入脑”更要“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