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哲教育面试热点:中国形象由你我展示
湖北省礼仪协会会长、武汉大学教授李荣建指出,乘车不文明现象之所以频繁被曝光,既和我们的礼仪教育长期缺失的大环境有关,也有不主动为他人着想的个体习惯的原因。“不少人为个人想得多,为他人想得少,基本的文明规范还没有被每个社会个体广泛接受。”
涵养乘车文明,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公共意识,硬件设施同样不可或缺。“一方面改善公共设施,一方面推进公共礼仪教育,两个轮子一起走,公共礼仪才能逐渐成为社会共同行为。”其实更关键的还在个人习惯,带小孩的乘客随身带个塑料袋,也许就可以省掉不少争吵和尴尬。
其实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国人出境旅游。“这些年我国也出台了不少引导遵守公共礼仪的政策和倡导性规范,但是由于推广不够,加上个别游客不重视,对基本文明规范既不了解、也不愿了解。”李荣建指出,遵守乘车礼仪,首要的是“知礼”,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首先要知道标准。“尤其是出国旅游,首先必须了解目的地国的风俗和法律规章,比如在英国等地,是右驾右驶,如果不了解,就不仅仅是不知礼的问题,甚至还有可能触犯当地法律。再比如乘坐轮船等,除了遵守基本礼仪,还应该注意上船时让老人、妇女、儿童等先上,而下船时则是男士在前,可以保护老人、妇女、小孩不至于落水或跌倒。此外,在船上不要随便挥舞衣服,以免岸上或者其他船只的人误认为是旗语。这些礼仪,不去学习,很难了解;但是不了解,就很容易导致不文明行为甚至引发冲突。”李荣建说。
“凡你在处,便是中国”,每一个国人都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关键还是要遵从当地的风俗习惯,与当地人友好相处。”李荣建说。
“以乘坐公交车为例,不少公交车都设置了老弱病残孕专座,如果车厢比较空,变通一下、普通人坐也无妨;当老弱病残孕等乘客上车时,主动让座有助于减少潜在的冲突。而对于那些普通座位主动让座的乘客,应该予以鼓励;如果有人没有让座,其他乘客或者公交工作人员可以善意提醒,不要动不动就是严厉指责和谩骂,而被让座的乘客,也应该主动表示感谢。”其实仔细分析不少因不文明乘车而爆发的冲突,行为人固然有错在先,一味指责甚至谩骂的乘客似乎方法也欠妥当。
(责任编辑:YZ教育)
- ·2022年6月25日浙江事业单位统考面
- ·2021年10月31日浙江省事业单位统
- ·2021年5月15日浙江省事业单位统考
- ·2020年8月22日浙江事业单位统考面
- ·2019年11月30日浙江事业单位统考
- ·2018年11月17日浙江事业单位统考
- ·2018年6月2日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
- ·2017年11月11日浙江事业单位统考
- ·2017年7月1日浙江省事业单位统考
- ·2016年11月12日浙江省事业单位统
- ·2016年6月11日浙江省事业单位统考
- ·2015年6月20日浙江事业单位面试真
- ·2014年浙江事业单位面试真题
- ·幼儿园何不多过传统节日
- ·培养对经典的温情与敬意
- ·古诗文“入脑”更要“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