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访问 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指导 > 正文

语哲教育面试热点:“清华城管”首先是“求职者”

时间:2013-08-23 16:07 来源:未知 作者:YZ教育 阅读:

 

 

25岁的小韦持清华大学本科文凭,报考城管,让招考人员惊讶不已。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在一个月时间内先后参加了不同城区的两次城管部门招考,均以优异成绩入选。近日,小韦领到了录用通知书。(85日《羊城晚报》)

 

 

“清华城管”,这一标签化的称谓在吸引眼球的同时,也必然引发社会争议。一来,堂堂清华学子,选择做每月1600元的城管,已然与绝大多数人心中的“天之骄子”的出路大相径庭;二来,在各种暴力事件和纷争的裹挟下,城管这一普通乃至略显底层的职业于大多数人看来,已有点“不堪”的味道,显然难以匹配清华毕业生的高阶知识分子身份,只能是大材小用甚至是浪费。

事实或许确实如此。从外界看来,这样的选择多么令人诧异,另一个无法被忽视的现实是,从清华毕业两年,“选择专业时欠考虑,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单位不容易,期间曾帮亲戚卖过服装,还参加过两次公务员考试”的小韦,正如他母亲所言,“有份工作总是好的”。他和他的家庭在城管这份职业的考量上,排在第一位的仍是为了就业,而非其他“理想”。可以说,不管社会对于清华毕业生存在怎样的期待,选择城管职业对他而言,恰恰是眼前最为理性的。

强调理解或承认清华生当城管的现实一面,并不意味着肯定这种人才流动趋势。就社会分工理性而言,这肯定难以称得上是合理的人才流动。我们更应该承认,城管这个具有官方背景的职业,相较于其他职业或者还存在一些不同寻常的吸引力。换言之,大学毕业生乃至硕士生当公务员和城管的现象愈发突出,除了就业难之外,公务员岗位所展示的某种就业吸引力,也值得思考。这种异乎寻常的吸引力,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一些人的需求,但也扼杀了社会的求职活力,固化了求职观念,隐形地助长了“就业难”的局面。

(责任编辑:YZ教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